
对于一部分家庭而言,孕育新生命的旅程却异常艰难,多年不孕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他们追求幸福的脚步。
在不孕不育的复杂原因中,易栓症与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那把难以察觉的钥匙?它们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女性的生育能力,让无数家庭在期盼中徘徊。
漫漫求子路:
陈女士自2021年起开始备孕,经历了2年时间均无果,最终选择来我院寻求试管助孕治疗,在我院生殖科促排取卵2个周期,其中1次鲜胚移植未孕,最终冷冻5个胚胎,在2023年6月再次移植1个囊胚仍未孕。
陈女士求子心切,并到考虑自己已是高龄,在遭受2次移植失败的打击后,果断要求完善生殖免疫全套检查寻找不孕病因。
我院免疫科完善检查提示:
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90.6%,
甘油三酯1.77mmol/L↑,
总胆固醇5.21mmol/L↑,维生素D22.5ng/ml↓,
效靶比50:1杀伤细胞44.4%↑,
效靶比25:1杀伤细胞36.6%↑。
其余血液及内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陈女士免疫结果提示:
血液中自然杀伤细胞毒性偏高,血液呈高凝倾向,存在有易栓症危险因素——高脂血症,维生素D缺乏,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是陈女士多年未孕的原因。
治疗过程:
经过分析门诊医师制定诊疗方案:
1、维生素D5000IU 口服 隔日一次;
2、月经干净后阿司匹林50mg 口服 每日1次;
3、泼尼松5mg 口服 每日1次。
治疗半月后复查25羟维生素D:35.7ng/ml,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69.2%↓,效靶比50:1杀伤细胞29.2%,效靶比25:1杀伤细胞20.8%。
经过治疗后免疫指标恢复正常,嘱可进入移植周期,并继续以上治疗方案。
妊娠情况:
患者9月28日移植2个囊胚,验孕日查血:HCG:1156mIU/ml,雌二醇506.5pg/ml,孕酮21.53ng/ml。
妊娠后患者继续于我科门诊保胎治疗,期间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胎儿发育情况。
10月26日B超提示:宫内双孕囊,A孕囊25*20mm,胚芽8mm,可见胎心,B孕囊23*18mm,胚芽5mm,可见胎心。
11月3日发现D二聚体:690ng/ml↑,血液呈高凝状态,予停阿司匹林,更改为那屈肝素钙0.4ml 皮下注射 每日1次。
后定期监测D二聚体及相关凝血指标,D二聚体波动于380-800ng/ml,治疗方案随之变化。
12月2日我院NT检查提示:宫内双胎存活,如孕12周1天,NT7/1.4mm,羊水穿刺提示正常。
孕19周时D二聚体:765ng/ml,考虑为妊娠生理性升高,嘱予阿司匹林50mg 口服 每日1次用至孕36周停,后定期产检即可,顺利从我科毕业。
后期孕中情况:
目前患者孕26周,产检一切正常,无不适。"准妈妈"陈女士幸福地期待和憧憬着宝宝的到来。
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都是一份独特的礼物,也是上天对勇敢者的祝福,求子路上一路打怪升级,愿大家都能如愿以偿。
1、维生素D与生育的关系
现代人们工作繁忙,大多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缺乏自然光照时间,加之审美趋势不愿皮肤变黑,防晒工作充足,缺乏日照,长此以往导致我国妇女普遍维生素D缺乏。
据研究表明,维生素D在生殖方面的作用如下:
(1)可以上调FSH反应和FSHR敏感性;
(2)抑制AMH生物效应,调节卵泡的募集;
(3)影响卵巢性激素含量,进而影响卵泡成熟与排卵。同时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早期自然流产相关,对于生育能力减退的女性,如果维生素D充足,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后的活产率明显更高。
那么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治疗:
(1)日照:一般人体10%的皮肤直接接触阳光10分钟,即可合成1000uD3,因此多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最经济的有效措施;
(2)食物补充:牛奶,深海鱼,蛋黄等;
(3)维生素D的药物治疗:需根据医生医嘱服用。
2、什么是易栓症:
易栓症是指各种因遗传性或获得性因素导致容易形成血栓和血栓栓塞的一种病理状态。
在生殖临床上可能没有血栓形成,无明显症状因此不易察觉,但其对女性生殖健康危害无穷,在备孕时可能导致不孕,孕早期可能导致胎停流产,孕中晚期可能出现胎死宫内的惨剧。
正常情况下妊娠期即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对于具有易栓症高危因素的育龄女性,妊娠患易栓症风险的几率明显升高。
孕期易栓症使母体持续处于高凝状态,胎盘灌注量下降,易导致胚胎停育、流产、胎儿供血供氧不足、胎儿生长迟缓、胎盘早剥、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严重时威胁母儿生命。
因此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产妇血液高凝状态,对改善其妊娠结局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长期不孕或既往有不良孕产史、血栓栓塞史以及易栓症高危因素者,进行系统性的易栓症病因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以获得最佳妊娠结局,改善母儿预后。
张锡敏医生
个人简介: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八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医妇科学方向,公共营养师三级。师从四川省名中医曾倩教授,先后于广东省中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学习。
业务领域: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流产、反复胚胎种植失败、先兆流产、不孕症等疾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复发性流产、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生殖免疫相关病因及诊疗技术研究。
学术成果:
发表及合作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编著作1部,参与研究省级科研课题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