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妊娠与免疫有关?

连若纯医生 发布于2024-02-27 17:52 阅读量410

本文由连若纯原创

       生殖免疫理论学基础是Peter Meawar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同种半异体移植物理论,到70-80年代,Alan E Beer开创了以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从免疫学角度,胚胎既可以认为是特殊的“肿瘤”,也可以理解为半同种异体移植物,除了胚胎自身的因素,母体体内的各种免疫细胞在协助肿瘤逃逸和抗移植排斥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母体免疫状态是否处于平衡,是调控胚胎在母体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




我们可将妊娠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免疫学事件。而90年Tom Wegmann提出了Th1/Th2平衡理论。在此基础上,美国耶鲁大学Gil Mor教授等提出妊娠三阶段的Th1/Th2动态平衡理论,这是时间上的动态平衡:妊娠早期,胚胎的植入需要适度炎性微环境;妊娠中期,子宫免疫的耐受促炎信号和抑炎信号处于平衡状态;妊娠晚期,免疫抑制被打破,炎症环境是成功分娩的保障。那么,在空间上,整体和局部即子宫内膜与外周血的免疫平衡对妊娠免疫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见,妊娠免疫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各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了这个平衡的构建,它们的数量和功能改变可以打破或逆转平衡。




我们知道,种植窗期需要一定的炎症,炎症过高会导致强免疫排斥,炎症不足则导致免疫识别障碍。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我们对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作出评价,再根据此时的状态制定临床策略,炎症不足则以动员免疫应答为主,以诱导炎症反应的产生;炎症过高则以免疫抑制为主,促进炎症的消退。


上述平衡理论,与祖国医学阴阳学说极为相似。“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双方在对立制约消长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人体的生命则处于正常状态。阴阳偏胜,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治疗上,阴偏胜,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阳偏胜,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此与免疫中过度促炎则以免疫抑制、炎症不足则动员免疫应答,是免疫达到平衡的理论不谋而合。





职称/头衔副主任医师
所属科室:生殖免疫诊疗科
技术专长:复发性流产和反复种植失败的生殖免疫临床诊疗,易栓症妊娠并发症的预防及管理,传统中医药及物理治疗在生殖免疫中的作用机理。


个人简介:
博士,生殖免疫诊疗科主任,广东省免疫协会生殖免疫专委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生殖医学专委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整合生殖医学会专委会委员,深圳市风湿病专委会委员。


擅长领域:
对生殖免疫理论与实验室技术有较强的基础。擅长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并应用于复发性流产及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的临床治疗。目前从事传统中医药及物理治疗在生殖免疫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易栓症妊娠并发症的预防及管理。


学术成果:
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共1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受邀去美国、英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