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女士,35岁时因“2次早期流产、2次生化妊娠”前来我诊室就诊,给我介绍了她的经历:
2013年至2016年间,我还是易孕体质,只要不避孕就能怀上。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不是自然流产,就是生化妊娠,其中一次流产物做了染色体检查还是正常的。后面,我在其他医院做了流产相关检查,发现狼疮抗凝物阳性,封闭抗体阴性。医生,您知道吗?我一共打了11次封闭抗体治疗,每次都痛得我直流眼泪,复查封闭抗体阳性了,我就没再做这个治疗了。我以为就可以怀孕了,结果就一直怀不上了,还有宫腔粘连,哎,太曲折了……
高女士的经历确实坎坷,但还是得先找出病因,我们给她做了系统检查,结果发现:
1. AMH 1.03ng/ml
2. TPOAb 212IU/ml↑,TGAb>1000IU/ml↑,甲功三项(TSH 0.69uU/ml)、甲状腺彩超未见异常。
3. 易栓症相关检查结果:抗β2-GPI(IgM)抗体:31.1AU/mL↑,抗心磷脂(IgM)抗体:14.6MPLU/ml↑,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复 合物IgM抗体 74.93AU/mL↑。
4.其他:血沉 24mm/h↑,免疫球蛋白IgM 3.34g/L↑,TNF-α 49.6%。
经过检查,进行病因分析,高女士主要问题是:抗磷脂综合征、自身免疫甲状腺病及血液免疫反应过激。卵巢功能减退且合并不孕症,高女士先做了试管婴儿冷冻胚胎。移植前我们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环孢素等治疗后移植冷冻胚胎,一次未着床。
第二次移植,患者有点着急了,再次移植妊娠后外院保胎,但因早孕期出血停用了肝素,最后胚胎停止发育。
第三次移植,高女士诉外院给予全面的治疗:用纷乐、阿司匹林、强的松、环孢素、复方甘草酸片、硒酵母片、维生素D、阿达木单抗治疗,但由于使用大量免疫药物,高女士免疫过低,出现了带状疱疹,但高女士还是咬着牙坚持移植,“白板”。
第四次移植前,高女士找我面诊:“连医生,这次就听您的了”。我们和生殖中心做了系统讨论,给高女士重新制定方案:
1. 患者为抗磷脂综合征,多次抗磷脂抗体阳性,且临床多次不明原因<10周流产,可给予羟氯喹、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量(6000IU bid)进行治疗。
2.患者前几次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出现皮疹,考虑免疫抑制剂对患者免疫状态干扰较大,不建议继续使用。
3.降调+替代方案准备内膜。
这一次,患者移植2个优质囊胚,单胎妊娠,已顺利分娩。低分子肝素用至分娩前48h停药,产后用6周。
结语:
复发性流产病因确实复杂,涉及方面较多,但并不代表用药面面俱到即可,部分患者的免疫处于紊乱状态,过度抑制剂的使用,可能弄巧成拙。另外,反复流产的患者,心理安抚也尤为重要,往往会急得团团转,适当的心理辅导,可能更胜药物治疗。
职称/头衔:副主任医师
所属科室:生殖免疫诊疗科
技术专长:复发性流产和反复种植失败的生殖免疫临床诊疗,易栓症妊娠并发症的预防及管理,传统中医药及物理治疗在生殖免疫中的作用机理。
个人简介:
博士,生殖免疫诊疗科主任,广东省免疫协会生殖免疫专委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生殖医学专委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整合生殖医学会专委会委员,深圳市风湿病专委会委员。
擅长领域:
对生殖免疫理论与实验室技术有较强的基础。擅长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并应用于复发性流产及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的临床治疗。目前从事传统中医药及物理治疗在生殖免疫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易栓症妊娠并发症的预防及管理。
学术成果:
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共1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受邀去美国、英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