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芬:“医生,每次胎停都是七八周,都是看到孕囊,就是看不到胚芽、胎心,这是第三次了!”
我:“别着急,我们需要先查明原因,影响宝宝发育的主要因素是宝宝本身问题和妈妈方面问题。目前,先明确宝宝有没有问题,清宫以后做个绒毛染色体检查吧。”
小芬:“医生,虽然我不是每次胎停都查宝宝染色体,但上次查就是没问题,医生都说宝宝是好的,我这次不想做宝宝染色体检查了,肯定没问题!”
我:“每次怀孕,每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是兄弟姐妹。所以,上次流产的宝宝,跟现在这个是不一样的,必须进行检测才能下结论。”
小芬:“医生,我都把所有检查做了,该治疗也治疗了,为什么一点效果都没有?”
我:“流产的病因非常复杂,目前的检查和治疗,能降低大部分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流产的概率,但不能100%防止流产的发生,尤其宝宝自身染色体异常问题,并不是打针吃药能预防的。”
小芬才33岁,已经经历了2次自然流产,辗转多家医院后,经朋友介绍前来我们生殖免疫诊疗科就诊,分析小芬的病史及辅助检查,发现小芬是典型的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多次检查抗磷脂抗体都是高滴度阳性状态,第三次怀孕前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硫酸羟氯喹及低分子肝素治疗。很幸运,小芬很快就怀上了,小心翼翼地监测HCG翻倍情况,300,600,1200……小芬的HCG翻倍非常好。
“医生,这次应该没问题吧?”
“医生,这次HCG翻倍都比前两次好,这次能看到胎心了吧?”
“医生,现在6周多,应该不会胎停了吧?”
小芬每次就诊,都不禁紧张起来。
这次怀孕,小芬在怀孕8周前都非常顺利,对比前2次流产连胚芽都看不到,这次已经能看到胎心搏动,确实不容易。
可惜,在8周的时候,孕反突然消失,小芬立即回院复查B超,胚胎停止发育!
小芬愣住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给我问了“十万个为什么”。
面对小芬激动的状态,我给予了安抚,同时也建议她清宫后将绒毛送检化验宝宝的染色体,以明确病因。虽然小芬一开始很抗拒我的建议,但最终还是将绒毛送去化验了。
一个月后,小芬带着绒毛染色体检查结果来到我的诊室。
16号染色体三体!
“医生,这次的宝宝确实是有问题的。”小芬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
第四次妊娠前,继续给予同样的抗凝方案,小芬没多久又怀上了,产检也非常顺利。但仍不能松懈,我们告知小芬,由于小芬是抗磷脂综合征的患者,抗凝治疗需要维持整个孕周,孕后还需要继续抗凝治疗。
总结:
我们知道,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复杂,如遇到遗传问题如绒毛染色体异常,属于优胜略汰情况,发生概率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但并不代表每次怀疑都是胚胎因素所致。患者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一排查,明确病因后行针对性治疗,才可降低再次流产风险,使宝宝在母体子宫内健康生长。目前本中心保胎成功率可达90%。
知识点:
1)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aPL)是机体产生的一大类针对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磷脂或磷脂蛋白复合物产生的自身抗体,有IgM/IgG/IgA等各种亚型。其作用如以下图片所示:
2)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组与抗磷脂抗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动脉、静脉血栓形成,病态妊娠(妊娠早期流产和中晚期死胎)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清中存在抗磷脂抗体(aPL),上述症状可以单独或多个共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