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需要做近视检查,要做哪些检查?多久查一次?

李燕医生 发布于2022-06-01 23:10 阅读量2838

本文由李燕原创

很多家长疑惑,宝贝出现了哪些情况就可能近视了?

如果你的宝贝出现了眯眼,斜眼,揉眼,皱眉,歪头,喜欢近距离看电视等现象,那可疑有近视了,这时家长需要及时询问宝贝是否视力下降,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图片发自160App


如果宝贝偶尔出现视物模糊要怎么办?

为了满足阅读需求,与眼调节相关的眼部肌肉会一直处于紧张工作状态,从而出现短时间内视物不清高强度的用眼容易诱发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降低,使得眼球固视系统功能下降,从而影响视觉效率。


图片发自160App


这时我们建议:

(1)减少近距离阅读强度,让眼睛多处于休息放松状态。

(2)可在医嘱指导下适当使用缓解视疲劳眼药水。

(3)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平衡饮食。

如改变了用眼习惯,还是出现视物不清等现象,则需及时就医。

那么去医院要做哪些检查呢?

1.散瞳验光,为什么要散瞳验光?

这是由于儿童眼睛调节力强,容易因自身调节因素影响验光结果,从而得不到准确的验光结果,所以在验光的时需要用睫状肌麻痹剂,比如阿托品或托吡卡胺眼药水滴眼,让睫状肌放松,再通过检影检查,能得出眼睛真正的屈光度数。但是要注意,散瞳验光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经医生检查后才能进行,因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做散瞳验光!

2.眼轴检查,角膜曲率,双眼视功能

眼轴长度是指从眼球前表面到后壁的距离。测眼轴长度可以进一步明确近视的性质,预测近视进展状况。门诊上,有的患儿虽然只有300度近视,但由于角膜较平,眼轴偏长,已经表现出高度近视的眼底病变。反之,有的患儿角膜曲率高,眼轴正常,也可表现为近视状态。青少年患儿如为轴性近视,在身体发育阶段,近视进展会比较快。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需要测量眼轴,如眼轴过长,需要每半年定期复查眼底,排除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等病变,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伴有隐斜视的患者,要根据斜视性质,进一步查AC/A,双眼视功能,以判断怎样给出更合理舒适的配镜处方。比如,外隐斜的近视患者如果配镜度数偏低,会加重斜视,容易疲劳,并且会使近视度数增长加快!

3.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是眼科常规检查,因为病理性近视的特征是眼底视网膜的改变,随诊监测视网膜变化对防控病理性近视十分必要;如有出现黑影飘动,视物重影,变形等应立即就诊。

最后,近视一般多久做一次检查?

一般我们建议一年做两次检查。因为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眼球也是在不断发育的,尤其是初中高中生长发育高峰期撞上用眼高峰期,屈光度是会有变化的,所以我们应该定期检查。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儿童的屈光状态会随着眼球的发育而变化,通过定期检查、合理干预发展状态,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记录儿童屈光发育过程,能够及早发现孩子的屈光异常及各种眼病,避免成为高度近视,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