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孩子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时,一般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最常见的是皮肤症状,如湿疹、荨麻疹、特异性皮炎、瘙痒或皮肤发红,面部、口唇、眼睑水肿。消化道症状(隐蔽)如腹泻,血便。呼吸道症状(不易分别)咳嗽,气喘。严重表现:过敏性休克,突然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
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饮食调整是治疗的关键。家长可以选择一些替代品来满足孩子的营养需要,如羊奶,豆奶等不含牛奶蛋白的饮品作为替代品(部分研究表明也存在交叉过敏,意思换成羊奶,也可能会过敏),这样,家长也可以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或专业医生,为孩子选择适合的配方奶粉或特殊配方奶粉。自行选择时,家长需注意产品的成分和营养含量,确保产品适合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
母亲在怀孕或哺乳时应避免食用含牛奶蛋白的食物,以降低孩子对牛奶蛋白过敏的风险。(国外部分研究表明,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其有效性。)母乳中能够检测到母亲饮食中鸡蛋 牛奶、小麦及花生的过敏原,但含量很低,为 ng/ml 级别,临床意义不确切,即食物过敏患儿母亲正常饮食并进行母乳喂养, 部分患儿不出现过敏症状。母乳喂养的食物过敏儿童,母亲回避过敏食物 2~4 周,如症状明显改善,母亲可逐渐引入患儿过敏食物,若症状再现,则母亲哺乳期需要回避患儿过敏食物,同时注意母亲营养素补充;若母亲避食患儿症状无改善或母亲引入过敏食物后患儿症状未再出现,母亲可恢复正常饮食。
对于已经出现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家长需要做好护理工作。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家长应避免让孩子接触食用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应避免购买含牛奶成份的食品和饮料。
二,保持皮肤清洁:每天洗澡,清洁。如果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可以应用温和的沐浴露和润肤剂来缓解症状。避免过度抓挠,引起皮肤感染。
三,密切观察症状:如孩子感觉明显不适,症状较重,应及时就医。带孩子就医时,家长应向医生详细描述孩子症状和发病过程,以及既往相关病史,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治疗方案。
四,寻求专业帮助:在接受治疗期间,家长应该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和调整饮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