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虑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常常因为工作没做好,考试没考好,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焦虑……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让我们越来越焦虑。焦虑症也在增加。适度的焦虑可以使人充满朝气和活力,过度的焦虑则容易引起焦虑障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焦虑(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不愉快的紧张状态)发生在正常人面临困难或危险的任务时,预感到不利情况或危险正在发生,通常不构成疾病,是一种正常状态的想法。焦虑不是坏事,焦虑常常会促使你鼓起勇气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或者焦虑是积极压力的本能)。
只有当焦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一定范围时,才会构成焦虑症状,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阻碍人们应对、处理眼前的危机,甚至阻碍正常的生活。可能大部分时间都莫名其妙地感到焦虑;事实上,无能为力。
焦虑障碍与正常的焦虑情绪反应不同:一是无缘无故的焦虑、紧张、恐惧,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二是指向未来,似乎有一些威胁正在来临,但患者却分不清存在着什么样的威胁或危险?三是持续时间长。如果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数周、数月甚至数年都难以痊愈。除了持续性或偶发性恐慌状态外,焦虑后障碍还伴有多种躯体症状。
焦虑症患者表现出焦虑、恐惧和紧张的情绪,感觉有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经常坐卧不安,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心理,对外界刺激易产生恐慌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紊乱,如入睡困难、做恶梦、易醒、面色苍白或潮红、易出汗、手足麻木等。四肢、肌肉跳动、头晕、心悸、胸闷或憋气、食欲不振、口干、腹胀及烧灼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
面对焦虑,可以找点事情做来转移注意力,比如散步、下棋、骑自行车、看书等,找家人朋友发泄、发泄,运动也有助于克服焦虑, 如果你有平日锻炼的习惯,不妨多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