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何时起,「失眠」成了现代人的梦魇。
每当夜幕降临,躺在柔软的床上,许多人却陷入辗转反侧的困境。伴随着烦躁的情绪,他们努力地闭上双眼,渴望进入梦乡。
然而,思维却不受控制地活跃起来,像一部不断切换画面的电影:白天遭遇的挫折、未来的憧憬、甚至是琐碎的日常片段,一一在脑海中浮现。声音也掺杂其中,如同交响乐般喧闹,让人无法平静。
白天,他们困顿乏力,提不起精神,仿佛被疲惫笼罩。而到了夜晚,却异常清醒,与睡意无缘。这种日夜颠倒的作息,让原本应该放松的睡眠变成了焦虑的源头。
为了寻求解脱,人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数绵羊、服用褪黑素、寻求中医安神方、甚至前往医院寻求安眠药。然而,效果往往并不理想,甚至可能带来副作用。
那么,在失眠背后,藏着哪些心理需求或问题呢?
01
因内疚而自我惩罚
顿顿告诉我,每次失眠,她都感觉有人在她耳朵说:“你好意思睡?”
接着,脑子就会回忆起白天没做好的种种,开始不安、焦虑:
“这件事没做好,真的太不应该了。”“总感觉有事没做完,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于是,交感神经变得更兴奋,更睡不着,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许多人来说,失眠可能是一种自我惩罚的方式,因为他们内疚于自己没有达到某些标准或期望。
他们可能会在睡前反复思考白天的错误和不足,让自己陷入焦虑和不安。这种自我惩罚的心态可能与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关,尤其是那些在苛刻或惩罚性的环境中长大的人。
他们可能将父母的期望内化为自己的标准,并对自己施加过度的惩罚。
02
过度追求完美
过于追求完美也和睡眠不足密切相关。
《失眠疗愈》一书中提出,失眠很多时候和性格特点有关。
比如,越容易焦虑的、控制欲越强的人,失眠的风险也会越高。
而一个对自我评价严苛的完美主义者,总会为负面的东西忧虑,则更容易失眠。
不时在睡前反刍,某件事怎么做更好,自己怎么这么差劲,怎么会出现疏漏……
就更没办法好好入睡了。
除了内疚和自我惩罚,过度追求完美也可能导致失眠。完美主义者可能会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难以容忍任何形式的瑕疵或缺陷。
他们可能会在睡前反复思考如何改进事情,或者对自己的表现感到不满。这种过度思考和焦虑可能使他们无法放松身心,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03
一些心理疾病的征兆
失眠也可能是某些心理疾病的征兆。抑郁症、焦虑障碍和其他心理疾病可能导致睡眠障碍。
如果你长期遭受失眠的困扰,或者突然开始出现睡眠问题,可能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改善睡眠质量。
了解失眠背后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需求和问题时,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失眠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它可能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深入探索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我们可以找到平衡身心的方法,找回失去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