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职场中为什么容易emo?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正如《维多利亚的派对》说的一样:“城市就是这样,从来熙熙攘攘,皆是颠沛流离。而我们,向来随波逐流,却也不能任人宰割。“
资本是机制,无法以尊重为出发点运行。
这就要求个体需要发展和健全自己,不仅依赖于工作、生产资料的获取,更要创造积极抗体,建设个人幸福感。
由于繁重的工作和棘手的业务,职场人常出现生理失调,对工作或生活常会采取逃避措施,缺乏成就体验,难以找到生活的意义。
消极情感使个体意识范围变小,缩小职场人士即时的认知和行为系统。
相反,积极情感能扩展个体即时的认知和行为系统,促使个体突破限制、开放经验,进而建构起持久的心理资源,个体主观的适应状态最终将会处于螺旋上升的发展序列上。
个体该怎样构建幸福感,以更好的应对职场呢?
● 培养一个与公司无关的身份,减少对职业的自我概念卷入
自我价值实现和资本净值增值,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所以这就清楚了公司领导并不是评判自己能力和价值的唯一标准。
意识到你是独立个体,工作只是你的一项可迁移的职业选择,当下的状态如果不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实现职业目标,就可以做出改变。
以自我同一性发展为动力,时常提醒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是谁,你真正渴望的东西有哪些,为自己设立价值取向规则,减少迷茫空虚和无方向感;通过认知调节、转移注意、情绪释放等方法减少负性自我认知与自我体验,不要静静等待黑狗来吞噬你。
● 直面问题,寻求外部支持
尝试暴露问题,避免自罪自责的恶性循环,寻找能给自己切实帮助的资源与指导,表达抑郁感受,你也许会获得共情和经验。
● 构建价值支持体系,避免空心病
允许自己脆弱,诚实地对待自己的感受。不要隐藏情绪,即使是在办公室。尝试建立深度信任关系,尽量分出时间给家庭、亲密关系和朋友们,不要让工作挤掉了与所爱之人交流的时间。
● 建立多种情绪疏导渠道
多运动、培养多种爱好。不把对生活的企盼和欲望寄托给外界。学会爱自己,不能只靠外界的正向反馈活着。
● 从生活习惯降低抑郁的发生可能性
少喝咖啡少饮酒,降低会刺激脑神经的食物摄取;有氧运动、健康饮食和充足睡眠都很有帮助;正念冥想,可以让人专注当下感觉,体察自我情绪。
如果工作真的让你感觉很痛苦,以上的方法都无法缓解,可以尝试去精神心理的专科医院,去寻求医生的帮助,用更科学高效的方式摆脱职场抑郁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