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血管瘤是婴儿常见的良性肿瘤,生后几周内出现,发病率为5%左右,通常女婴发病率是男婴的4倍多,白种人和早产儿发病率较高,下面就婴儿血管瘤的常见问题解答如下:
一、婴儿血管瘤与先天性血管瘤的有哪些区别
先天性血管瘤:很少见,无快速增殖期,分为快速消退性血管瘤、部分消退性血管瘤和无消退性血管瘤,能消退的一般在1岁内消退完成;
婴儿血管瘤:比较多见,出生几周内出现,分为增殖期、稳定期和消退期;
二、婴儿血管瘤分为哪几类?
根据瘤体累及的深浅分为:
浅表型血管瘤:起源于真皮浅层,即过去所称的草莓状血管瘤;
深在型血管瘤: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内,外观呈蓝色或无色;
混合型血管瘤:起源于真皮浅层和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
三、婴儿血管瘤的病程发展分哪几期?
增殖期:快速增殖期在生后5.5-7.5周,在生后的3个月内可达到最终面积的80%,后增殖速度变缓,持续到9-12个月;
稳定期:损害倾向稳定,瘤体不再增大,持续数月到半年;
消退期:过程缓慢,色变暗,中心发白,瘤体充盈度降低,逐渐萎缩,变小,一般需持续数年;
四、婴儿血管瘤的风险等级是怎么分的?
高风险:节段性血管瘤>5cm(面部、腰骶部、会阴区)、非节段性大面积血管瘤、早期有色素减退的血管瘤、面中部血管瘤、眼周及鼻周口周血管瘤;
中度风险:面部两侧及头皮手足血管瘤、躯体皱褶部位血管瘤、节段性血管瘤>5cm(躯干、四肢);
低风险:位于躯干、四肢的血管瘤;
五、血管瘤有哪些并发症?
少部分会有并发症,根据瘤体的部位、大小、深度主要表现为:溃疡(皱褶处)、气道阻塞呼吸困难(胡须部位)、眼睛的压迫(眼部)、瘢痕改变、脂肪赘积、萎缩、皮肤松弛等;
六、如何治疗婴儿血管瘤?
高风险血管瘤:尽早治疗,口服普萘洛尔,有禁忌症则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中度风险血管瘤:尽早治疗,早期可外用脉冲染料激光、ß受体阻滞剂、局部约束,若不能控制,则遵循高风险方案;
低度风险血管瘤:随诊观察,如果瘤体生长迅速,则遵循中度风险血管瘤方案;
消退后期血管瘤:最佳年龄3-4岁,因为之后血管瘤自发改善不再明显,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对患儿的心理造成影响,治疗方法可以局部外用或系统用药,辅以脉冲染料激光和局部注射等;
总之,对于婴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是很多的,疗效也是很确切的,发现宝宝有血管瘤不必过于烦恼,及时至正规的大医院皮肤专科就诊,让专业的医生针对宝宝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