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吓反射又叫拥抱反射,是指小婴儿受到惊吓刺激时做出的类似拥抱样动作。4个月以内的小孩会有,年龄越小越明显,如果4个月之后还存在则视为异常。例如有脑损伤病史的孩子会延迟消失,4个月大之后仍比较明显,超过半岁仍明显存在说明脑损伤严重。
惊吓反射可以视为一种感觉认知缺陷,是因为小孩年龄小,感觉功能发育不完善,对周围的环境缺乏了解,当有陌生的刺激到来或刺激过强时小孩做出的过度反应。随着小孩听力视力的发育,逐渐能看到听到周围的环境,能触摸到周围的物品,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对环境适应之后小孩就不会感到陌生,就不会出现明显的惊吓反射了。
到4个月龄时小孩儿听力视力感知已经比较良好,对周围一般的刺激也不会做出过度的惊吓反应。但脑损伤会破坏正常的神经发育,阻断或延迟小孩对周围环境认知的过程,所以惊吓反射还会比较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小孩认知能力的增强,或者经过康复治疗之后小孩脑损伤逐渐得到恢复,惊吓反射也会慢慢消失。
如果把惊吓反射视为一种认知缺陷的话,理论上惊吓反射是不会完全消失的,因为人类的认知总是有边界的。如果惊吓反射不出现说明刺激不够强,或者环境不够陌生。就像有人独自在家里夜深人静的时候看恐怖电影特别容易受到惊吓一样。如果你在晚上看“午夜凶铃”,这个时候电话玲响一下也可能把你吓一跳。或者一个士兵被上级领导安排执行一个危险任务,当他到达一个陌生的战场环境时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会让他草木皆兵,受到惊吓。
有的新手妈妈经常问我为什么刚出生不久的小孩子经常惊跳,说我家的孩子自己放个屁都把自己吓哭,相信这个文章基本可以解释新手妈妈的疑问。小宝宝从温暖的子宫来到这个世界,周围的环境对他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他适应和熟悉周围的环境需要有个过程。等到半岁以后小孩子适应了周围环境,你别说放个屁他不哭,你就是在他面前敲锣打鼓他说不定还被逗得哈哈大笑。
所以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惊吓反射早点消失的话,就得让孩子获得各种感觉输入,让他熟悉周围的环境,促进感觉认知的发育。平时家长对孩子进行抚触按摩,给孩子玩带声的带响的,颜色鲜艳的玩具,这些都可以促进孩子感知觉的发育,有利于惊吓反射的早期消失。 但对于脑损伤引起的惊吓反射,普通的家庭康复手段恐怕强度不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儿童康复科的运动训练,推拿,感觉统合,都是促进孩子感觉认知发育的有效手段,有相关症状的孩子可以到儿童康复科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