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哭闹原因分析

程明高医生 发布于2020-05-17 08:45 阅读量6567

本文由程明高原创

      婴儿不会说话,和父母无沟通能力,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身体的不适或生理的需求。有经验的看护者能很快解除孩子的不适和满足孩子的需求,从而让孩子情绪稳定,哭闹停止。但对新手妈妈来说,及时找到孩子哭闹的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此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婴儿哭闹的原因做一下分析,以帮助新手妈妈更好的照顾好宝宝。

      婴儿的哭闹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生理性哭闹;二、病理性哭闹。对于生理性哭闹很好理解,主要是孩子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如吃喝拉撒,冷热不适,闹觉,想要妈妈抱抱等需求引起,比较容易找出原因,很好安抚,家里有个好保姆或者新手妈妈多用点心就很容易解决。

      但病理性哭闹就不同,往往是某些疾病的先兆,家长不容易找出原因,甚至一些临床经验不足的医务人员也不能做出恰当的处理。如果排除了以上所说的生理性哭闹原因孩子仍哭闹不止的话,就要考虑病理性哭闹。最常见病理性哭闹原因主要见于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孩子还要特别留意大脑不适引起的哭闹。

      呼吸道疾病会有咳嗽打喷嚏等症状,这个时候可以先给孩子量一下体温,如果孩子饮食精神状态还好的话说明情况不严重,普通感冒可以在家休息,喂一些对症处理的药,一般3-5天可以自愈,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和饮食已经明显异常就要及时就医。对于消化道疾病,如果只是轻度腹泻不伴发热腹胀的话用点蒙脱石散、益生菌几天就好了,如果体温明显高,上吐下泻的话很有可能是胃肠道炎症,需要及时就医。下面介绍几种较常见的病理性哭闹发作的症状及原因以供新手妈妈们鉴别警惕。

      肠痉挛,发作时婴儿哭闹不止,面部痛苦表情,两腿蜷缩腹部,喜欢俯卧,不易安抚,喂奶或抱起仍哭,阵发性哭闹。

      口腔溃疡,孩子一吃就哭,妈妈留意的话能看到孩子口腔有红肿的溃疡面。

      维生素D缺乏症引起的哭闹,俗称缺钙,孩子往往有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等病史,一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就要开始补充,足月儿出生后几天就要开始补充。如果不及时补充维生素D又缺少户外活动的话,孩子会出现神经兴奋性增高症状,情绪不稳,易哭闹,夜晚尤甚。还会有因出汗多,汗水刺激头皮发痒而引起摇头擦枕,枕部头发被磨掉出现枕秃,俗称钙圈。严重的还会逐渐出现骨骼改变,如头部压之乒乓球感、方颅、鸡胸、漏斗胸、肋骨外翻等。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引起的哭闹,如果孩子有难产、缺氧等脑损伤高危因素,生后1周内孩子常有脑水肿引起的异常哭闹情况,严重的还会伴随抽搐症状,大部分1周后随脑水肿消退哭闹明显缓解,但严重的脑损伤会持续时间较长。

      胆红素脑病引起的哭闹,通常新生儿期会伴随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或伴随感染性疾病的孩子更容易患病。这种哭闹因为孩子脑部不适,孩子情绪特别不稳,成天哭闹,睡眠严重不足,影响大脑发育,有留下脑瘫等后遗症的风险,尤其需要重视。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解决宝宝的生理性哭闹已是合格,如果能及早发现病理性哭闹,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病理性哭闹问题就无愧“优秀妈妈”的称号了。但对于某些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病理性哭闹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早发现早治疗才是解除病痛保障宝宝健康的根本之道。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