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enuresis)指小儿已达到应自主控制排尿的年龄,但仍不能自主随意排尿,"遗尿"在临床上多指此年龄后小儿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即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NE),俗称尿床(bed wetting)。下面说说遗尿症病因、发病机制、相关相关术语及定义、分类、如何评估。 三、遗尿症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被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
- 膀胱充盈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不能唤醒患儿。可能原因:觉醒预知高、大脑对膀胱充盈信号不敏感、白天睡眠不足、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缺氧等。
- 夜间产生大量的尿液,超过了最大膀胱容量。可能原因:睡前饮水过多;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或敏感性下降;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导致尿量增多。
- 膀胱尿道功能异常:膀胱容量小;夜间逼尿肌过度兴奋所引起的膀胱容量减小,夜尿次数多而每次尿量少;尿道括约肌不稳定;控尿功能发育延迟。
- 约62%的遗尿症患儿的父母或其他亲属曾有过类似病史。抑郁症。
- 预期膀胱容量(EBC):计算公式为[30+(年龄 ×30)]ml。
- 最大排尿量 (MVV):24 小时内出现的单次最大排尿量(早晨第1次排尿除外),需要进行至少3–4天监测。
- 夜间多尿 (NP):至少50%尿床夜晚夜间尿量超过同年龄段儿童预期膀胱容量的130%。
- 夜间尿量是指入睡后产生的尿液总量包括晨起首次排尿量,计算方法为人睡前排空膀胱,
-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
- 残余尿量:排尿后膀胱内残余的尿量,若残余尿量增多(>10 m1),至少测定两次。
- 原发性遗尿症(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PNE)指自幼开始尿床,不曾有持续6个月之久不尿床期。
- 继发或次发遗尿症(secondary nocturnal enuresis,SNE):无论是自愈或者经过治疗,只要曾经有过连续6个月的不尿床期,又再次出现尿床就可以诊断为SNE。SNE儿童多经历过家庭不良事件,伴随精神异常的概率更高,治疗更加困难。
- 原发单症状性夜间遗尿症(monosymptomatic nocturnal enuresis,MNE)则指白天全无排尿功能异常症状,不伴有任何下尿路症状如尿急、尿失禁、排尿次数增加/减少、排尿延迟、憋尿表现、排尿不畅等,仅夜间尿床。根据遗尿患儿是否有夜问多尿和膀胱容量小(详见后面常用术语及其定义)可以将MNE分为5种类型:
13.复合症状夜间遗尿症(nonmonosymptomatic nocturnal enuresis NMNE):指除夜间遗尿症状外还合并下尿路症状或膀胱功能障碍,包括日间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难或下尿路疼痛等。15.顽固性遗尿(RNE):经过行为治疗、遗尿警铃和去氨加压素(DDAVP)等正规治疗3个月后疗效欠佳或者停药后复发。顽固性NE需要尿动力学检查,有明显心理障碍的儿童需要进行心理学测试。1、问病史:详细采集病史是诊断NE的关键。家长朋友对照看看孩子平时表现:
- 遗尿频率和类型及睡眠情况,通过让家长唤醒儿童并让儿童进行简单回答数学计算题来判断其唤醒的难易程度和是否清醒;
- 白天排尿异常症状(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延迟、腹压排尿、问断排尿、异常排尿姿势);
- 其他相关的病史(如呼吸睡眠暂停、贫血、糖尿病、反复尿路感染、步态异常或神经泌尿系统疾病)。
2、排尿日记:推荐连续记录1周,也可记录周末3个夜晚及2个白天(对于上班一族来说)。需电子称、量杯、尿不湿等辅助工具记录。
5、心理评估:果患儿存在逐渐加重的集中注意力或学习困难、孤僻、暴力倾向等,应及时到精神科就诊。综合以上结果综合评估,医生最终做出合适的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再评估后调整治疗。如有需要进一步了解您家小孩遗尿症相关问题,可以长按下面二维码或者扫码后填写罗湖区人民医院遗尿症问卷调查表。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组和泌尿外科学组. 儿童遗尿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J]. 2019, 99(21) :1615-1620。2、遗尿症治疗的实践共识指南,欧洲儿科学杂志[J].2012, 171:971–983。
3、许传亮,宋奇翔等.儿童夜间遗尿症诊治指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J].2015,36(11):801-805
深圳市罗湖区友谊路47号 罗湖区人民医院1号楼 二楼儿科门诊;咨询服务电话:0755-25650005转2209注:文中部分图片、视频资料、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修改或者删除(邮箱szlhyy@qq.com)。医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作为处方及治病就医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