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爆发后,小心带状疱疹找上门

李丹医生 发布于2025-01-09 22:30 阅读量2680

本文由李丹原创

流感情况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1月9日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最新情况,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5日,我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人偏肺病毒。流感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趋缓,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阳性率较上周上升3.8%,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预计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可能会逐步下降,不同省份间流感活动水平有所不同。


防范建议

1、个人防护方面:在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车站、集市等,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能有效阻挡飞沫传播。口罩要贴合面部,遮住口鼻,定期更换,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外部。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后,触摸公共物品后,以及饭前便后。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减少近距离接触和交谈,避免前往人员过于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2、通风与消毒方面: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病毒浓度。在寒冷天气,通风时注意保暖,可轮流开窗或使用通风设备。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手机等,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餐具可采用煮沸消毒15-30分钟。

3、增强免疫力方面:多吃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蛋类、牛奶等,保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运动损伤。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升,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带状疱疹的警惕

带状疱疹与流感并无直接关联,主要是由潜伏于人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后所引起的皮肤损害,表现为在身体一侧或脸部一侧,出现带状分布的成簇水疱,伴局部疼痛。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人、外伤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病。流感高发期间,人体免疫力可能下降,从而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以增强免疫力,同时50岁及以上人群可以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保护效力高达97.2%,接种后至少持续11年,降低发病风险。特别提醒一旦出现身体一侧的疼痛、红斑、水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