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孔肯雅热
这个名字,最近频繁地出现在大家眼前
令人望“蚊”色变
加上最近又是暑热潮湿之际
这正是蚊虫传播基孔肯雅热的好时机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
“肯德基热”(基孔肯雅热)
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
当我们被感染的“伊蚊”咬了之后
会出现什么症状?
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C - 40°C,甚至更高,伴有寒战、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发热后2~5天出现躯干、四肢、手掌足底和面部的斑疹、丘疹或紫癜。
可能伴有瘙痒。
多个关节和脊椎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常伴有全身性肌痛。
这个烦人的蚊子
真是坏得没边
我们该怎么预防呢?
关键是要 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
定期清理房前屋后的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水桶等,避免积水成为蚊子孳生地;对于无法清空的水体(如景观池),可投放灭蚊幼虫药剂。
居家发现有成蚊时,可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措施灭蚊,科学合理使用市售有合格证号的家用卫生杀虫剂如蚊香、灭蚊片、杀虫气雾剂等化学方式灭蚊。
?物理防护:在蚊虫活跃时段(清晨和傍晚)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需外出,穿长袖上衣、长裤,选择浅色衣物;室内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尤其适合婴幼儿和老人)。
?化学防蚊:外出时在暴露皮肤涂抹合格的驱蚊剂(如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在蚊虫密集区域,可使用蚊香、电蚊拍等工具辅助灭蚊。
突发高热+关节痛/皮疹,尤其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立即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编辑 | 陈佾
审核 | 杜先妮
免责申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