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困扰着许多患者。在门诊很多患者都会问:医生,我能吃药不做手术吗?对于一些担心手术风险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来说,口服溶石药物治疗也是一种备选方案。
首先让我们了解下溶石药物的分类,口服溶石药物主要包括西药和中药两大类。西药溶石的机制主要采用含亲水性胆汁酸的药物来溶解胆固醇,从而使胆固醇结石溶解。常见的西药溶石药物包括:鹅去氧胆酸(80年代开始使用)、熊去氧胆酸(20世纪前后使用)以及牛磺酸熊去氧胆酸(近年使用药物),这些药物的溶石效果逐渐提高,同时副作用也在减小。传统中医药常采用消炎利胆、溶石泻下的原理来进行溶石治疗,常用中药包括熊胆、大黄、金钱草、茵陈等。
药物溶石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胆结石患者,适合溶石的是胆固醇型结石,早期小结石患者,尤其是5mm以下的结石溶石效果较好。对于胆色素型结石或混合型结石则溶石效果不佳,另外结石越大越多的患者,溶石效果较差;伴有胆管结石或肝脏疾病的患者也不建议溶石治疗。
尽管药物溶石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1、服药周期长:溶石治疗疗程一般在半年到2年不等;2、服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定期复查B超并调整治疗方案;3、有些患者服药期间可能还会出现腹痛、黄疸等不适,若结石不慎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可能引起黄疸、胆管炎,严重的甚至引起胆源性胰腺炎。4、药物溶石治疗易出现复发情况,有一定的复发率,据研究报道,至少一半的人在停药后半年出现结石复发。
总结与建议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药物溶石治疗,目前胆结石的主要治疗方式仍是外科手术为主。对于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药物溶石治疗,如微创手术后患者或早期小结石患者,需谨慎权衡利弊。中药在溶石治疗方面有一定作用,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显示其可以完全治愈胆结石,建议行中药溶石治疗时务必选择正规医院,不要相信“偏方”、“土方”。每个病人的情况都各不相同,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