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那么,你有没有发现,许多人在这扇“窗口”的下方常有淡淡黑色的“边框”,给美丽的“窗口”增添了不少瑕疵。
现在这个社会,熬夜、疲劳、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常态。如果你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驻足一看,多多少少都能见到有黑眼圈或眼袋的行人。眼袋 or 黑眼圈?
许多人认为这两样是同同一个东西。在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黑眼圈不是眼袋,眼袋也不是黑眼圈,它们俩从产生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去除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眼袋 & 黑眼圈的区别吧!
在了解黑眼圈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下:什么是眼袋?
眼袋是指下眼睑皮肤下垂、臃肿,呈袋状凸起。眼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眼袋:往往有家族遗传史,多见于年轻人。年轻人的眼袋主要是由于眼轮匝肌肥厚和眶隔脂肪膨出等先天性因素所致,基本不会伴有皮肤和肌肉的松弛。
继发性眼袋: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其原因主要与“老”和“作”有关。“老”指的是随年龄增长,眼睑皮肤和肌肉松弛、睑板松弛。“作”则是因为长期熬夜、用眼疲劳,导致眶隔筋膜松弛,眶隔脂肪膨出,最终形成眼袋。因此,如果参与眼袋形成的因素越多,组织松弛程度越严重,眼袋就就会变得越大。现在很多年轻人生活不规律,烟酒过度或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眼袋逐渐年轻化。
了解完眼袋后,我们再接着分辨一下什么是黑眼圈吧!
黑眼圈,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熊猫眼”,似乎已成为了熬夜年轻人的标配。虽然黑眼圈对于生理机能的影响有限,却给人以疲劳、悲伤、缺少精气神或者宿醉样外观,也着实让人讨厌。
从病因上看,黑眼圈有 3 种类型:色素型、血管型、结构型。
色素型黑眼圈:这种黑眼圈是由于黑色素过度沉积,引起眼部颜色加深,不同人严重程度不一,颜色也差别较大。过度日光暴露、药物的摄入、妊娠、哺乳、眼部手术、外伤、熬夜、抽烟等都是这型黑眼圈形成的外因。
血管性黑眼圈:这种黑眼圈是由于长期熬夜、过度用眼,导致眼睛周围的皮肤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眼睑皮肤比较薄,如果皮下脂肪极少或缺失,那么下面的肌肉和血管,尤其是皮下蓝色网状静脉就会透过皮肤形成灰暗或者暗红的外观(紫罗兰色),下眼皮内侧常最明显。
结构性黑眼圈:也叫做眼袋型黑眼圈,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原因主要是泪槽所形成的阴影。后天性原因主要是由下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膨出、水肿等所形成的阴影。说的简单点就是这块区域凹凸不平,皮肤光线反射变为漫反射,从而皮肤暗淡,容易产生阴影。
通过上面对眼袋和黑眼圈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可以初步分辨出眼袋和黑眼圈啦!
接下来,小伙伴们最关心的应该就是该如何治疗呢。眼袋和黑眼圈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
眼袋的治疗
当已经出现了眼袋,非手术方法往往无法改善,这是手术切除的效果是最明显的。祛眼袋手术主要分为内切法(结膜入路)和外切法(皮肤入路)两种方式,尽管切口的位置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要祛除多余的脂肪。
黑眼圈的治疗
不同类型的黑眼圈,治疗方法也不同。
色素性黑眼圈治疗效果较好,可以使用化妆品或者美白淡斑的药物,如含氢醌的药物,也可通过果酸治疗获得一定的效果。
血管性黑眼圈可以通过血管内注射硬化剂以及手术等治疗。
结构性黑眼圈可以通过眼袋手术或者泪沟填充术,改善整体结构减少光线引起的黑眼圈。
最后,不管是眼袋 or 黑眼圈,养成规律作息、不熬夜、适度用眼、劳逸结合的好习惯都是百利而无一害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