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世界肾脏病日主题:人人关注肾脏健康——吾爱吾肾,知识强肾。
儿童夜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据统计大约有16%的5岁儿童,10%的7岁儿童和5%的11-12岁儿童患有夜遗尿,约0.5%-2%的患儿遗尿症状可持续至成年人。
什么是尿床?
根据国际儿童尿控协会制定的定义:夜间遗尿症为年龄≥5岁,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儿童,在睡眠中出现不自主的漏尿现象,至少每周2次并持续≥3个月。
什么原因导致夜间尿床?
造成孩子夜遗尿的原因主要包括:睡眠尿意觉醒功能障碍、夜间多尿(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夜间饮水过多)、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膀胱过度活动症、家族遗传、心理因素、便秘等。
尿床的危害性有哪些?
(1)儿童夜遗尿需排除是否继发于其他疾病。
(2)儿童夜遗尿影响儿童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孤僻等心理异常。儿童长期夜间遗尿常常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其生活质量及身心成长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尿床被认为是儿童的第三大创伤,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
尿床的诊疗方法有哪些?
要确诊儿童遗尿症,临床上需对患儿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根据孩子具体情况的不同,可能需要做尿常规、泌尿系统B超、腰骶椎正侧位片(以排除隐性脊椎裂)等检查,一般半天即可完成。
目前夜遗尿的主要治疗包括行为训练、药物治疗、遗尿警报器、膀胱训练及中医药治疗等。
夜遗尿的治疗周期长,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反复,因此治疗期间尿床还会继续发生,家长的支持和协助是非常重要的。对孩子时常鼓励能加强他们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如果发现有心理方面的问题,要及时疏导,必要时需进行辅助的心理治疗。
家长在家能做什么?
(1)饮食习惯:应避免辛辣刺激、含咖啡因或茶碱类的食物和饮料,晚餐宜早、清淡、少油,饭后不宜剧烈活动或过度兴奋,睡前2-3小时不应再进食。
(2)饮水习惯:保证日间液体摄入,尽量将全天饮水量前移至日间,睡前2-3小时开始限制饮水及进食水果。晚饭后避免饮水,睡前2-3小时应不再进食,睡前2小时禁止饮水及食用水分较多的食品,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3)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提高夜间学习的效率,避免过劳,尽早睡眠,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
(4)排便习惯:多食用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多饮水,适当运动,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5)记录排尿日记:用日记详实记录每晚遗尿出现与否及发生次数,以便医生评估病情和判断疗效。
(6)白天睡1~2小时,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
(7)耐心地对患儿进行教育,解释,以消除精神紧张,以免引起情绪不安。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儿童肾脏风湿免疫专科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儿童肾脏风湿免疫专科为深圳东部地区唯一的儿童肾脏风湿免疫专科,目前为广东省儿童肾脏风湿联盟常委单位,广东省儿童遗尿性疾病诊治定点单位。
诊治范围: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血尿蛋白尿、IgA肾病、泌尿系感染、遗尿症(儿童尿床)、肾小管疾病、遗传性肾脏病、先天性肾脏和输尿管发育畸形;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风湿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痛风、高尿酸血症;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牛奶蛋白过敏、湿疹、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常规开展儿童肾脏穿刺活检术、肾脏病理学检查、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