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运动损伤发生的时候,发生损伤的部位就会出现疼痛、肿胀、炎症反应等状况。为防止这些症状的加重,我们在常规处理时应遵循RICE原则。
R是英文Rest(休息)的缩写:立即停止运动,让受伤部位静止休息,减少进一步损伤。
I是英文Ice(冰敷)的缩写:立即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其在紧急处理过程中效果较为明显。
冰敷的效应在于使血管收缩,减慢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细胞的新陈代谢率(减少细胞组织的受伤及坏死);降低患处疼痛感觉;减轻肌肉痉挛;减低血管壁的渗透性,阻慢肿胀加剧及软组织出血。
因此,当急性运动伤害发生的时候,此时肌肉或是韧带刚刚受到剧烈的冲击,可能有挫伤、撕裂甚至断裂,同时伴随着毛细血管出血、组织液渗出、局部肿胀,这时就需要冰敷来减少毛细血管出血、组织液渗出控制炎症。
冰敷细则:每一次冰敷时间约为10-20分钟,每天3次以上,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可用湿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仅限受伤后24-48小时内冰敷。
C是英文Compression(加压包扎)的缩写:使用绷带等包裹受伤部位,适当加压,以减轻肿胀。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导致远端肢体的肿胀、缺血。
E是英文Elevation(抬高患肢)的缩写: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位置,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以减轻肿胀,促进恢复。
以上四个步骤是急性损伤的普遍适用处理原则,运动损伤早期处理地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康复的速度。在受伤后可进行中医针刺等治疗加快创伤的软组织修复、局部水肿的消除。受伤的数天后,应在医生和运动康复师的指导下逐步锻炼受伤部位的关节活动度,逐渐增加受伤部位周围的肌肉力量,可以使得患者受伤部位康复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