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睡不好?焦虑?抑郁?这些问题要重视,否则当心被中风盯上!

吴耀晨医生 发布于2022-07-18 15:42 阅读量100

本文由吴耀晨原创

焦虑、抑郁、紧张、压力大失眠、经常半梦半醒、打呼噜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


一天24小时,我们每天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觉,睡得好不好直接会影响到情绪和工作生活,最关键的是还很容易引起中风!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中老年易发的心脑血管危重症之一。


病后神经功能的缺损及疾病后自我角色的变化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中风和情绪相互影响。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不仅是卒中的危险因素,而且可以预测卒中复发和死亡率。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抑郁和焦虑。


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持续不佳,与睡眠质量好的患者相比,基线睡眠质量差的患者在残疾、焦虑和抑郁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睡眠质量持续不佳的患者在卒中后3个月患抑郁症增加2倍,焦虑风险也增加2倍。进一步分析发现,睡眠质量越差,卒中后3个月发生焦虑和抑郁的风险越高。


研究者表示,应优先关注睡眠质量持续不佳的卒中患者,如有必要,应进行早期干预。


随着社会各类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人们的各种压力与日俱增,在这些压力的影响下,人们往往不堪重负,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睡眠障碍。


很多人一夜夜的睡不着,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了睡眠障碍、失眠症。



一、失眠症有六大表现


1、睡眠质量不好


有些人都会有夜晚无法入睡、时睡时醒以及睡眠时间减少的情况,而有些人虽然能够入睡,却感到睡眠不能解乏,醒后仍有疲劳感,这些都是睡眠质量不好的具体表现。


2、记忆力下降


具体表现在记忆力功能的严重减退,很多人会觉得刚想到了要做什么事,如果不立即去做,转眼之间就会忘记了,再也想不起来。


3、注意力不集中


多数人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与工作,困倦、嗜睡等现象导致人们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下降等,无法正常完成既定工作任务。


4、头痛、头晕


晚上休息不好会让人觉得早起就觉得精神不佳,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头痛、头晕的情况。


5、情绪失控


不开心、容易生气、脾气暴躁等,这些都是情绪失控的表现。


6、身体出现异常


有的人会表现为胸闷、心悸、血压不稳定等心脑血管系统的障碍,而有的人则会表现为腹泻、胃部闷胀以及便秘等消化系统异常,还有的人会表现为阳萎、早泄等性功能减低等情况。


睡眠障碍的六大表现,短期失眠和慢性失眠都需要干预。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偶尔出现、间断出现以及持续不超过1个月的失眠称为暂时性失眠。把失眠症状持续1-6个月的失眠称为短期性失眠,而把超过6个月以上的失眠称为慢性失眠,但无论你是属于哪一种失眠症状,都应当重视起来,及早就医。


二、警惕睡眠障碍与脑卒中的危险关系


1、失眠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失眠可导致大脑神经紊乱,进而诱发和加重脑血管病变,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那么失眠是如何引起高血压的呢?引起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交感神经兴奋。



睡眠不足会导致过度激活交感神经,减少副交感神经对心脏调节,降低自主压力反射器的灵敏性,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后,会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功能受损,出现心律失常,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外周阻力血管收缩,进而引起高血压。


而高血压患者,睡觉时也经常能感到心脏跳动引起的浑身“扑腾扑腾”的感受,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睡眠质量,进一步加剧病情。


失眠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这些负性情绪会增加机体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诱导交感神经功能亢进,都会破坏血管内皮,引起众多心血管疾病,包括心梗、心衰等等。加重血管阻力,促使血压升高并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


此外,失眠还可进一步增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严重程度,增加机体皮质醇的分泌,造成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



2、长期赖床、长睡不醒也会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


睡眠时间的长短会对人体的血流动力学、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睡眠过程中,血流速度较为缓慢,血液呈高黏状态,过长时间的睡眠可能造成脑血栓的形成,导致脑卒中的发生。睡眠时间延长是脑血栓、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


有研究发现,相对于睡眠时间6~8小时的人群,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的人群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更高,且持续性长睡眠人群的脑卒中发生风险要高于持续性短睡眠的人群。


由此可见,长时间睡眠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应尽量维持睡眠时间于6-8小时,避免睡眠时间过长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


3、睡觉打呼噜呼吸暂停是脑卒中风险因素


近年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卒中风险的研究日益增多。


有证据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紊乱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脑卒中的发病明显增加。未接受治疗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4、睡眠障碍与脑卒中“互为因果”,容易恶性循环


一方面,脑卒中诱发睡眠障碍。脑卒中发生后,机体脑细胞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大量毒性物质释放,可对脑部的网状激活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对睡眠-觉醒系统造成破坏,从而导致睡眠系统紊乱,诱发睡眠障碍。


另一方面,睡眠障碍让脑卒中更加恶化。而这些紊乱的睡眠结构脑卒中与睡眠障碍相互影响,继而加重增加高血压、脑血栓等脑卒中危险因素,造成脑卒中发生风险增高临床应高度重视脑卒中与睡眠障碍的关联。



三、 远离脑卒中的一些建议


1、按时作息是健康之源,减少熬夜是关键。


2、出现睡眠问题,如果排除饮食和作息变化因素外,要尽量多方面进行原因查找。


尤其是更年期的抑郁与焦虑(比如老妈)要尽早先进行更年期激素补充、心理建设,必要的时候吃抗抑郁的药物。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问题,应该尽早进行药物干预,有必要时也要进行抗抑郁治疗。


3、重视对血压的监控和管理,对于不稳定的血压,不能掉以轻心,心存侥幸,同时要检查血糖和血脂的情况。


4、中年肥胖(腰围粗、脖子粗)的,有必要检测颈总动脉彩超、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等,尽早排除潜在风险。


5、日常没有相关不适症状也别大意,很多重疾早期没有明显征兆,出现不舒服的时候通常已经是中晚期,因此每年定期体检很重要。


最后提醒大家:中风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的青年朋友们都应该引起重视和警惕,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睡觉,好好吃饭,调节好心态,守好身体的健康,别让爱你的人担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专属版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