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脚底的不定时炸弹——宝安区人民医院骨科团队成功施行软组织软骨瘤一例

潘晓华医生 发布于2020-04-30 00:00 阅读量6502

本文由潘晓华原创



患者X女士今年33岁,长期于广州工作,发现左足底肿物五年,起初没太在意,近两年明显增大并伴有疼痛。行走时的疼痛,对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辗转多家医院均未得到有效治疗。慕名而来到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潘晓华教授门诊经过全面检查,病理结果提示软组织软骨瘤。随后潘教授团队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于2020-04-09在潘教授的带领下,林卓锋副主任医师、卞斌主治医师及李怀铭主治医师共同将肿物完全取出。术后一周可正常下地行走。X女士非常开心,解决了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



你以为的“运动痛”可能是软组织软骨瘤疼痛


潘晓华教授告诉记者,软组织软骨瘤好发于30~60岁,无性别差别。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首发症状多为局部发现软组织包块,较少出现明显的疼痛及压痛。有研究者报道软组织软骨瘤多表现为边界明显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物,直径多数小于3cm。相关文献报道,20%的患者局部出现疼痛及压痛症状,尤其是当该病发生在手掌和足底部位者更加明显。辅助检查中,软组织软骨瘤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因而在影像学检查中多数可以看到钙化影。


那么如何区别“运动痛”和软组织软骨瘤疼痛呢?潘教授指出“运动痛”往往是运动后疼痛,与肌腱的止点相关。临床表现常多数无明显症状,一般为无意中发现局部肿块或孤立性结节,生长较缓慢,少数可伴有压痛感,很少引起功能受限软组织软骨瘤临床表现常多数无明显症状,一般为无意中发现局部肿块或孤立性结节,生长较缓慢,少数可伴有压痛感,很少引起功能受限


软组织软骨瘤是绝症吗?有哪些治疗方法?


 


潘教授强调软组织软骨瘤并非绝症,软组织软骨瘤为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内生(髓腔性)软骨瘤是指发生在髓腔内的软骨瘤,最为常见;骨膜下(皮质旁)软骨瘤则较少见。软骨瘤合并多发性血管瘤者称马弗西(Maffuci)综合征。软骨瘤单发多见,多发较少见,并具有对称生长的特点,同时合并肢体发育畸形,又称内生软骨瘤病;其发生于一侧肢体者又称欧利(Ollier)病。位于盆骨、胸骨、肋骨、四肢长骨或椎骨的软骨瘤易恶变;发生在指(趾)骨的软骨瘤极少恶变。


总的来说,目前软骨瘤的治疗原则为:手指、掌及足部短状骨的软骨瘤,应彻底刮除后植骨;长管状骨的软骨瘤刮除植骨后易复发,应行肿瘤段切除和大块骨移植;恶变为软骨肉瘤时,应行截肢术或关节离断术。软组织软骨瘤行边缘切除即可治愈,但复发问题不容忽视,相关文献报道该肿瘤边缘切除的局部复发率为18%。复发患者最好的方法为再次手术。迄今未见有恶变报道。


后提醒广大患者朋友,当发现身体有异常肿块、疼痛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排查,消除隐患


创伤外科及矫形骨科介绍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创伤外科与矫形骨科是一支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深度贯彻现代医学救治理念、医疗与科研创新相结合的“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团队,已先后认证为“广东省创伤救治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院士工作站”、“深圳市创伤救治与再生医学创新平台”,获得2018年度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年度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学技术奖。


治疗理念:微创治疗、快速康复、精准控制


擅长诊治:严重骨折微创治疗、骨科疼痛现代治疗、骨质疏松症及老年性关节炎综合管理、难愈合创面综合治疗、足踝疾病及运动损伤关节镜微创治疗、踇外翻微创治疗、复杂肢体畸形现代治疗等。收治患者远自新疆、甘肃、山西等边远省份。


先进设备:科室配备进口关节镜、C臂X光机、术中移动式O-arm等专用设备等先进医疗设备,可视化、个性化、微创化手术全程,手术技术及疗效达到市内领先,部分接轨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