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健康 远离痛风

潘晓华医生 发布于2020-04-24 22:12 阅读量6266

本文由潘晓华原创

春节是亲朋好友团圆欢聚的日子。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是少不了吃吃喝喝的,不知道大家又吃胖了几斤?但是各位小伙伴可注意了,在节假日期间,往往由于饮食不当、作息紊乱等原因,身体可能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俗称“节日病”,其中我们骨科最常见的一种节日病就是痛风


44岁的N先生就是一名遭受痛风困扰的患者,大年三十下午由急诊科收入我科病房。


来来来,吃饭的小伙伴还是暂时不要继续往下看了,喝水的小伙伴也请赶紧喝完这口水,前方图片高能预警




怎么样,是不是很震撼?这个是体表痛风石溃破。我们一刻也不耽误,赶紧给他安排急诊手术,清理了痛风石,然后给他使用了负压引流护创材料覆盖创面。


一周之后拆除护创材料见,创面比之前好多了,虽然创面还是很大,但创面内的肉芽比较多了,剩下就是植皮和换药了。



怎么样,正在吃饭还不听劝的小伙伴们你们还好吗?这下知道痛风的厉害了没有?


OK,那我们进入今日讲座的正题,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痛风性关节炎典型表现:关节周围的红、肿、热、痛,疼痛发作时呈“刀割样”,“咬噬样”或“烧灼样”。


疼痛好发部位:发病最常见于在足部第一跖趾关节,其次是踝、膝关节。

通常有一定诱因:疼痛发作前一日有饮酒、食用过多豆制品或海鲜;寒冷刺激;剧烈运动后;外伤后或围手术期。其中饮食不当或饮酒是最常见的诱因,因此痛风也常常在节假日进入发病高峰期。



1那我们为什么会患痛风?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痛风患病率逐年增加,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5%~23.5%。


根据文献显示,中国目前有高尿酸血症患者大约1.2亿,痛风患者1700万。虽然很大一份比例的患者是因为饮食不当或饮酒导致痛风,但也有一小部分患者是因为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问题影响嘌呤代谢而罹患痛风。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体内代谢物分解产生,20%为外源性尿酸吸收,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经肠道分解代谢,2/3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吸收与排泄平衡,当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浓度过高,过高浓度尿酸结晶析出,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诱发急性发作性的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



2那如何诊断痛风?



中老年男性肥胖者,突然或反复发作的足踝等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可自行缓解及间歇期无症状者,应首先考虑到痛风关节炎可能性,如果有上述症状,需要到我科门诊就诊。


医生会对其进行血尿酸检测,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即可确诊高尿酸血症。若上述疼痛症状同时合并高尿酸血症及对秋水仙碱治疗有效者可确诊为痛风;若滑液或滑膜活检发现尿酸盐结晶者也确诊。



3血尿酸的控制目标是多少?



痛风发作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当患者血尿酸<357μmol/L时,即便患者遭遇较强诱因,也极少会发生痛风痛风患者的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绝大多数发生在血尿酸≥477μmol/L水平时。因此控制血尿酸对于预防及治疗痛风至关重要。


干预治疗切点血尿酸>420μmol/L(男性),>360μmol/L(女性)

控制目标血尿酸<360μmol/L(对于有痛风发作的患者,血尿酸<300μmol/L)



4如何治疗痛风?



痛风治疗目的:①迅速控制急性发作;②预防复发;③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造成的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④手术剔除痛风石,对毁损关节进行矫形手术,提高生活质量。


1.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健康饮食、限制烟酒、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等。(1)健康饮食: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避免过量食用海鲜、动物内脏、豆制品。


2)多饮水,戒烟限酒:每日饮水量保证尿量在每天1500ml以上,最好在每天2000ml以上。同时提倡戒烟,禁啤酒和白酒,红酒适量。


(3)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每日中等强度运动30min以上。肥胖者应减体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4)注意肢体的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2.药物治疗

1)急性痛风关节炎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应及早、足量使用以下药物,见效后逐渐减停。急性发作期不开始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发作。


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一线药物是秋水仙碱,在症状出现12 h内服用,负荷剂量1 mg,1h之后服用0.5 mg,和(或)非甾体类消炎药,如果需要可以加用质子泵抑制剂。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秋水仙碱和NSAIDs。


2)间歇期和慢性期痛风关节炎目的是长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发作或溶解痛风石。目前临床应用的降尿酸药主要抑制尿酸生成药和促进尿酸排泄药,均应在急性发作终止至少2周后,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在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同时,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至少1个月,以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这类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药﹑促尿酸排泄药﹑新型降尿酸药﹑碱化尿液药物。


3)肾脏病变的治疗:痛风相关的肾脏病变均是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指征,应选用别嘌醇,同时均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若有尿酸盐结石体积大且固定者可行体外冲击碎石、内镜取石或开放手术取石。


3.手术治疗

痛风石沉积手足关节部位的肌腱,韧带及骨膜上而影响功能和美观,引起关节疼痛,畸形,或者痛风石破溃,这一部分患者可以手术切除治疗。

好啦,今天的讲座讲完啦,下课!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远离痛风,不要像N先生一样,等到痛风严重到溃破了才到医院就诊,毕竟两千多年前,蔡桓公同志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沉痛的反面教材了。






图文:孙育欣

编辑:潘惠玲

审核:潘    宇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