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摔倒就容易引发骨折,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并且骨折难以愈合。那么,有一种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它就是“股骨颈骨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
我们都知道,股骨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骨骼,它支撑着全身的力量,而且我们的站立、行走、活动等,都依靠着股骨的支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的骨质会逐渐退化,加之如果缺乏钙质,就很容易因为支撑能力不足而导致骨折。
号称“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股骨颈骨折!
临床上,我们把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之为“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造成老年人发生骨折有两个基本因素:
1、骨强度下降,加上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均可使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果削弱,使股骨颈变得脆弱,一旦遭受轻微外力打击后,就会出现骨折症状。
2、因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加上髋部受到的应力较大,局部应力复杂多变,因此,不需要多大暴力,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都可以引发骨折。
其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摔倒后感到髋部剧烈疼痛,一侧肢体活动受限,难以自主活动,一般无法自行站立行走,且局部压痛明显。还有一种可能受伤后,并不会立即出现活动障碍,仍可站立行走,但数天后髋部疼痛加重,活动后疼痛更重,甚至完全不能行走。
那么,我们简单的了解股骨颈骨折的一些相关知识后,相信大家对股骨颈骨折疾病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临床上,很多患者都会问,骨折后多久能下地?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关于这些问题,其实就是涉及到股骨颈骨折后的一个康复问题。在这,大家需要注意,术后在医生指导下开展下肢康复训练,主要训练内容包括关节的活动和力量的训练等。接下来,莫医生就为大家简单讲一下。
关于股骨颈骨折后的康复训练,你了解了吗?
1、起初先进行足趾活动、踝关节转动,之后再逐渐扩大范围,进行肌四头肌,以及腘绳肌等张收缩训练,活动幅度尽量控制在5分钟一组的缓慢状态。
2、术后一个月,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进行负重练习,一开始以较轻的物品进行练习,再逐渐加重,慢慢过渡,有利于加快患处的功能恢复。
3、术后三个月,复查X线,如果愈合情况良好,可以进行不全负重下地行走及平衡练习。
4、术后4-6个月,骨折基本愈合,需要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性,在此阶段,可以进行静蹲练习、跨步练习等等,逐步恢复日常生活。
莫医生提醒大家: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患者的个人体制不同,康复计划也是不同的,所以,康复训练需要患者及家属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此期间,患者可多吃新鲜水果及高蛋白食物,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
好了,以上有关股骨颈骨折疾病的相关知识就到这里,如果我所讲的科普知识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点个赞+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