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少阴病正方

王评医生 发布于2025-06-06 10:52 阅读量229

本文由王评原创

    《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这是少阴病的提纲证,也就是说符合这个的就是少阴病。那么什么是少阴病?传统认为,六经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规律传变。那么少阴到底在哪里?

    伤寒注家各有说话,莫衷一是,让人难以捉摸。

    胡希恕老先生认为,伤寒的传变是从表入里。表证、半表半里证、里证是病变三个部位。根据体质的虚实,又分为阴阳两个方面。

    表证分阴阳。太阳病是表阳证,少阴病是表阴证。我非常推崇胡老先生的说法。

    什么是表证?比如战争,敌人侵犯边界,国家奋起反击,地点首先是边界。对于人体而言,边界即体表。敌我斗争的临床表现,就是表证。人体如同国家,有强有弱。

    强大的国家,抵抗激烈,犹如壮实的身体,抗邪有力,反应在症状上就是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等阳热表证明显。此为表阳证。

    弱小的国家,抵抗微弱,犹如瘦弱的身体,抗邪无力,反应在症状上就是畏寒、多不发热、脉浮而细弱、甚至脉沉等阴性表证明显。此为表阴证。

    而身体的强壮与瘦弱,是平素的状态。一个平素怕冷,体弱,乏力,虚汗等阳虚明显的人,感受了风寒,那么就是少阴病。也就是表阴证。

    可见,少阴病的构成有两方面:机体阳气亏虚;感受外邪。

    基于此,少阴病的正方呼之欲出:具有固本扶阳、散寒驱邪之方。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与麻黄汤对应,此为少阴伤寒正方。然而两者又有所区别。麻附细在于阳虚外寒夹水饮;麻附甘是阳虚外寒无水饮。

    桂枝加附子汤与桂枝汤对应,此为少阴中风正方。

    四逆汤是什么呢?四逆汤是用于机体阳虚的一个方。当机体阳虚明显时可以用四逆汤扶阳气。若阳虚严重,伴有外寒,那么也可以先扶阳,再解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