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证都要清热利湿吗?

王评医生 发布于2025-04-08 10:54 阅读量308

本文由王评原创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症。见于现代医学上的泌尿系感染、无菌性膀胱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尿、泌尿系结石、乳糜尿、泌尿系结核等。

    《中医内科学》淋证分为:热淋、血淋、气淋、石淋、劳淋、膏淋6大类别。病机有虚有实。尽管教科书告诉我们,淋证需要辩虚实。但是临床上,大部分医生都以清热利湿为治法,多选用八正散、猪苓汤、金钱草、车前草、海金沙等清热利湿之品。有效者多,无效者也不少。

    对于体质壮实的患者,病程短,湿热重,清热利湿多能取效。市面上很多中成药,多是此类清热利湿之品。然而对于老年以及慢性患者,清热利湿往往无效,甚至加重病情。

    岭南人群体质多阳虚。虚阳外越表现为“虚火”。虚阳浮于上,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眼红目赤,甚至牙龈肿痛出血。虚阳趋于下,就会外阴红肿瘙痒,小便短赤热痛,下肢疮疡肿痛。

  火神祖师郑钦安《医法圆通》论述淋证的治疗,指出“予治此证,尝以滋肾丸倍桂,多效。双尝以白通汤,专交心肾,亦多效。又尝以大剂回阳饮加细辛、吴萸、安桂多效。是取其下焦有阳,而开阖有节,不至两相并启也。但服回阳等方,初次小便虽痛甚,而尿来觉快者,气机将畅,而病当解也。此道最微,理实无穷,学者须当细心求之,勿执予法为一定,恐未必尽善。”

    仔细思考该文论及的道理,后来我用于一些患者的治疗,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附一则病例。

    张某,女,67岁,22年6月因“小便灼热、尿频10余年” 就诊。患者10余年前行子宫附件切除术,术后出现严重尿频,尿热。1-2小时小便一次,尿道口灼热,日夜如此,严重影响生活睡眠。由于睡眠不足,长期熬夜,手足冷,反复感冒,患者痛苦不堪。

    患者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各项检查均未提示尿路感染、结石,曾服用抗生素无效。后服用雌激素症状稍缓解,但出现胃痛胃胀、乏力等不适。

    症见:怕冷,手足麻木,尿频尿急,尿热,口苦,身重,舌淡,苔白,脉沉。

    辩证:劳淋(虚阳外越)

    治疗:引火归元,清热利湿

    方剂:潜阳封髓丹合五苓散合真武汤

    药物组成:黑顺片15g(先煎),白芍15g,桂枝20g,茯苓30g,猪苓15g,泽泻30g,白术15g,黄柏10g,砂仁15g(后下),肉桂15g(后下),豆蔻15g,薏苡仁30g,炙甘草10g。7剂,水煎服,日1剂。

    患者服药后尿频尿热明显改善,原来一夜小便6-8次,减少到1-2次,能够入睡,能够外出跳广场舞,怕冷等减轻。患者自22年就诊,目前仍在看诊,目前偶有尿热,其他无特殊不适。服药后半年碰上疫情放开,患者后期未感染新冠,极少感冒发生。遗憾的是,患者不能停中药,停后一周尿热就会有所加重。这可能与她切除子宫附件相关。

    按语:阳虚虚阳外越,会导致尿频、尿热、尿痛,西医检查往往无异常。此类情况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本人运用同样的方法治疗多例此类患者,部分能够根治。其病机无外乎阳虚,虚阳外越。因此,尽管尿急尿热,也需在清热利湿基础上,合适予以引火归元。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