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病之眩晕

王评医生 发布于2025-04-02 21:08 阅读量237

本文由王评原创

眩晕临床常见,其原因包括卒中、后循环缺血、美尼尔综合征、耳石症、颈椎病等。此外,部分患者检查并无确切病因。西医常用银杏通脉口服液、尼莫地平、倍他司汀、氟桂利嗪等治疗,部分有效,很多亦效果不佳。

《伤寒论》66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可见,眩晕与水液运行密切相关,本人认为“无水不作眩”。

水气上逆是眩晕的核心病机。思考其病因,大抵是阳气亏虚,水液运化失常,水气上冲,发为眩晕。治疗以降气利水治其标,温阳益胃治其本。

苓桂术甘汤、吴茱萸汤、泽泻汤治疗眩晕症良方,如何区分呢?对于眩晕无呕吐的患者,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合方加附子效果佳;对于眩晕呕吐者,吴茱萸汤加附子效果佳。

此外,水饮可化热,临床表现为口苦,苔黄,尿黄,可用黄芩、柴胡清热利湿治标。

现今很多人,见眩晕就用天麻,或者补中益气汤,大多效果不佳,需认清有无水饮。如有水饮,需利水温阳气。

一个问题:苓桂术甘汤、泽泻汤药物剂量用多大?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