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众认知中,中医“擅长调理慢性病”“起效慢”“只能辅助治疗作用”,面对急危重症时,大家习惯性认为得靠西医来大显身手,挽救患者生命。
诚然,现代医学的发展让更多的危重患者能够接受更加先进的治疗,提高了一些存活率。但是,中医在急危重症的治疗中并非毫无用武之地,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中医中药如何在危急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案例。
一、中医逆转心衰:破格救心汤的非凡妙用
去年4月份,55岁的张先生(化名)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转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ICU。
入院时,张先生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意识模糊、喘促明显、难以平卧、心率快、血压偏高……并且合并胸腔积液、感染、急性肾损伤、高血压等情况。
“快!快!快!患者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呼吸衰竭,立即抢救!”
针对张先生的病情,北中医深圳医院ICU立即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抗心衰等常规西医抢救措施进行治疗。
经处理后,张先生喘促较前缓解,意识改善,血压逐渐稳定,但心功能仍然较差,心输出量偏低,超声提示射血分数偏低,仅有23%(正常值为50%-70%)。射血分数下降导致张先生血液灌注不足,四肢不温。
还有什么办法能救救能张先生的心脏?
面对张先生如此复杂严峻的病情,破格救心汤无疑是这场与病魔较量中的“主力军”。 患者精神差、喘促、四肢不温、脉沉细,是阳气虚衰的表现,可以用“扶阳救逆”的四逆汤类方。但常规方剂、常规剂量已不足以治疗这样的重症,病重药轻是其原因所在。
此时必须使用破格救心汤,非“破格”不足以痊重症。只有破格救心汤,才能“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
处方:破格救心汤:龙骨、牡蛎、磁石、山萸肉、附片、干姜、炙甘草、 红参片。其中附片用量达120g。上药5剂,水煎100ml,隔3小时服1次。
经过3天的破格救心汤治疗,张先生的病情逐渐迎来转机。
曾经如影随形的胸闷、喘促症状大幅减轻,他终于能够平卧入睡,享受久违的安稳。复查射血分数较前升高约41%,手脚也变温了。再服2天后,患者病情改善,转出ICU。
这一令人瞩目的治疗效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医方剂在攻克疑难病症方面的独特魅力与无穷威力,也再次有力地证明了破格救心汤在危急重症救治领域的重要价值与卓越地位。
二、破格救心汤:起死回生的救世良方
破格救心汤是由我国著名中医李可老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创制的一张方剂。该方脱胎于《伤寒论》中的四逆汤类方,但结合了四逆汤,参附龙牡救逆汤以及张锡纯的来复汤,并经过大胆的创新和严格的临床论证创制而成。
破格救心汤常被用于治疗各种急危重症,特别是心脏疾病方面,如心力衰竭、休克等。它在临床上展现出显著的效果,甚至能够挽救一些被认为无望的垂死病人,堪称“救命稻草”,因此在中医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破格救心汤的配方精妙绝伦,蕴含着深刻的中医理论。方中附片、干姜、炙甘草回阳救逆;红参大补元气、滋阴和阳、益气生津;山萸肉大收敛元气,收涩之中,兼条畅之性,故可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敛正气而不敛邪气;附子固守已复之阳,挽五脏气血之脱失;龙骨、牡蛎固肾摄精,收敛元气;磁石吸纳下降,维系阴阳。其中,附子可根据患者病情用至60g-200g。 此外,该方用于救治危重症,需量大频服。本科室常3-4小时服用一次,一天最大可用至4剂。煎煮均在本科室,由医生自行煎药,因此能保证附子的煎煮时间够。
由此可见,中医并不只是“慢郎中”。像破格救心汤这样的经典方剂,证明了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并且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的力量,让我们一起重新审视,这份来自东方的传统医学瑰宝,探索更多未知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