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农本草经》载半夏功效:主伤寒,寒热,心下坚,咳逆肠鸣,止汗。可见,半夏有降逆止咳止呕,祛水祛痰等功效。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等均有半夏。
《伤寒论》所用半夏均为生半夏,现代多炮制后使用,炮制过程大多需用水浸泡数月或更久,导致其药性流失严重。此外,药典规定半夏最大剂量不超过9克。小柴胡汤半夏为半升,约45克,分三次服用,每次量也有15克。因此,小剂量使用法半夏、姜半夏大多效果不佳。
生半夏有小毒,可以通过久煎或者与等剂量的生姜一起煎煮,可以解其毒性。因此,生半夏按照《伤寒论》的剂量使用,只要煎煮方法得当,一般不会中毒。
半夏与乌头是18反,附子为乌头的侧根茎,因此,临床上习惯将附子与半夏也列入18反,导致医生不敢合用。《金匮要略》载附子粳米汤,用于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等。附子粳米汤组成: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粳米半升。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由此可见,附子与半夏是可以合用的。本人临床上经常使用生半夏、法半夏等与附子合用,未见不良反应。
综合以上,半夏宜生用,寒痰水饮等需较大剂量使用,久煮或与等剂量生姜合煎可解其毒性。此外,半夏与附子可同时使用。一个问题:附子跟天花粉能合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