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厦门陈女士感觉右眼发痒、干涩、有异物感,总想用手去揉,用了一段时间眼药水,仍旧不能缓解,只好向厦门眼科中心求助。
检查时,医生在陈女士的眼角处发现一团白色带透明样的异物在“动来动去”,用棉签拨开,竟有几只虫子“挺身”钻了出来。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医生一共捉出28条活虫。
取出时,虫子仍在不停蠕动着。这些虫子的长度在1-2厘米,呈线条状,如同缝衣的细线一般粗细,医生判定这是结膜吸吮线虫。
取出所有虫体后,医生还为陈女士的眼表做了深度清洁处理。后续陈女士遵医嘱用抗炎和抗寄生虫的药,定时复查。
结膜吮吸线虫,又叫“眼线虫”、“东方眼虫”。虫体细长、半透明、淡红色,离开宿主之后变成乳白色。
它可以寄生在猫狗兔等哺乳动物以及人(主要是狗)的眼睛结膜囊、泪腺及相关组织里。
没错。这里“寄生”的对象也包括了猫狗。
(宝宝也是受害者)
不过,这种虫子并不是凭空从猫狗的眼睛里长出来再传染到人上身上,这些小可爱也是受害者。
往前推一步,主要的中间传播宿主,应该是以眼泪和泪液分泌物为食的果蝇。
这种果蝇在舔吮人和动物的眼泪、分泌物的同时会传播幼虫。幼虫侵入宿主的结膜囊、泪腺及相关组织,寄生大约一个月后变为成虫,此时我们便能看到宿主眼睛里的线状小虫子了。人一般很少直接感染眼线虫,大多是触摸了受感染动物的眼睛,未洗手直接揉眼睛而造成感染。
人体感染结膜吸吮线虫,不受年龄、性别限制。但会也会因感染部位不同表现也有所不同。虽然都在眼睛里,也分眼前房、泪小管、眼睑以及结膜下。
眼表感染引起的表现有,眼部不适、异物感、流泪、痒、疼痛、喜欢揉眼等。
如果感染时间长,还可能引起角膜水肿、角膜溃疡,甚至虫体钻入结膜下繁殖。如果眼内发生感染,还可能表现为视力下降、眼前黑影、畏光、结膜混合充血甚至前房积脓等。严重者可发生视网膜脱离、眼内炎,并发性白内障。
由于感染源主要是猫狗(尤其是狗),防控的重点自然就落在这些小可爱身上了。宠物在进食的时候,如果周围有果蝇环绕,要及时驱赶。一定要定期给宠物打疫苗、做体内外驱虫处理和洗澡。
如果和猫狗等宠物有过亲密接触,要及时洗手,尽量避免用手揉眼睛。(尽量不接触外面的,不确定健康情况的宠物)。
保持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若发现眼部有异物感、发痒红肿,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