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通过网络了解过近视发病原因和矫治方法,不少人希望通过近视手术来改善视力、遏制近视的发展。尤其是高度近视者,在生活中面临很多尴尬和眼健康的威胁。有家长怕近视遗传给娃;
有家长提问老了以后,高度近视会不会消失;
PS:高度近视和老花不会抵消!
今天就来一起盘点这些高度近视不得不知道的事,建议收藏哦~
多少度算高度近视?
根据近视度数分类,可以分为低度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
低度近视:近视度数小于300度(即-3.00D)
中度近视:近视度数为300度∼600度(即-3.00D∼-6.00D)
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即-6.00D)
高度近视度数还会加深吗?
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者即使已经成年,近视度数可能还会增加。部分高度近视屈光度数会呈现进行性加深的趋势,并出现眼底特征性改变。
所以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者也应注意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 使眼睛“劳逸结合”,得到适当的放松。另外,建议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者定期做全面的检查,并长期随访。
高度近视会致盲吗?
通常人们认为,高度近视只是近视度数比较高而已,只要戴上眼镜就能矫正,不会把它与严重的眼底病联系在一起,更不会想到会致盲。
其实当轴性近视后,眼轴的延长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随着眼轴的不断伸长,导致视网膜和脉络膜变薄,出现各种眼底并发症,高度近视就有可能发展成病理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由于眼轴的不断增长,可出现程度不等的眼底病理性改变。发生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黄斑出血和新生血管的风险要高很多。这些病理性损害可造成视力损伤甚至失明[1-2]。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高中生近视防控手册》
高度近视能做运动吗?
高度近视的人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剧烈活动、震动,以及外力碰击眼球,以免发生视网膜撕裂、脱离等眼底疾病。尽量避免剧烈冲击性头部运动,如跳水、举重、过山车等。
如果眼睛突然出现眼前黑影、闪光感、视物变形、视力下降,即使配戴了度数合适的眼镜,还是看不清楚等症状,一 定要及时就诊。
高度近视会遗传吗?
首先,近视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3-4],国外有调查发现:父母均不近视的孩子,7岁时有7.3% 发生了近视;父母单方近视的孩子,7岁时有26.2%发生了 近视;父母均近视的孩子,7岁时有45%发生了近视。
近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即使父母双方均不近视,在后天用眼负荷过重的情况下,孩子也可能会发生近视。
来源:国家卫健委《高中生近视防控手册》
高度近视还能被矫正吗?
博爱曙光开展有十余款近视屈光手术,能矫正50~3000度的近视。想要摘镜的朋友,一定要造作检查哦?
角膜屈光手术适合屈光度数稳定,有摘镜意愿的患者。推荐的屈光不正度数矫正范围为:FS-LASIK 不超过-12.00 D,SMILE不超过-10.00 D。
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有以下几个:
角膜屈光手术 基质手术包括飞秒激光辅助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IK, FS-LASIK);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眼内屈光手术适用于屈光度数稳定的患者,尤其适合超过角膜屈光手术适应范围,或眼表条件不宜进行角膜屈光手术而又有摘镜需求的患者。
眼内屈光手术 可选择的有以下几个:
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PIOL) ,我们常说的ICL晶体矫正手术;
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Refractive lens exchange, RLE);
高度近视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日常对眼睛的保护,控制度数不断加深才是重点。另外,没有近视或近视度数较低的儿童青少年,更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检查视力、测量眼轴,及时跟踪、及早干预。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