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娩后,女人的身体就好像一个已经打开的大门,身体受荷尔蒙的影响,很多器官在短期内会有很大的变化,被撑开、扩宽、变形...尽早恢复至未孕状态;对于产后身材盆底恢复有重要作用,可以预防子宫脱垂,耻骨联合分离性、及盆腔炎等。
生完孩子以后总感觉下身有下坠感,有时咳嗽时还漏尿,松松的肚子总下不去,或是稍微累一点就腰酸背痛。虽然这些小症状不会在短时间成为大问题,但随着年龄增大、激素水平下降,最终影响盆底的阴道、尿道、肠道三大功能器官,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有哪些肌肉是产后必须抓紧要恢复的?
一、盆底肌 怀孕和分娩的过度牵拉,容易让盆底肌变得松弛无力,导致产后妈妈们出现轻微尿失禁的情况。也就是说,打喷嚏、咳嗽或者大笑时,尿液会控制不住地漏出来一点。严重者,还会出现大便失禁、子宫脱垂等。
二、腹直肌 腹直肌位于腹部正中线的两旁,具有保护腹腔器官,维持腹压的作用。生完孩子后,很多产妇都出现了腹直肌分离的情况。怀孕期间,随着肚子越来越大,腹白线被拉伸变薄,腹直肌逐渐失去弹性和力量,并从腹白线的位置开始逐渐向两侧分离。轻者分离程度在1-2指,重者甚至可能到3-4 指。
三、腰肌 生完孩子后,有些妈妈甚至不敢弯腰抱孩子,久坐或者久站一会儿,甚至半夜躺久了也会觉得腰疼的厉害。这可能是产后腰肌受损导致的产后腰背痛。主要是腹腔后壁肋缘以下,臀褶以上部位的疼痛,合并或不合并下肢痛。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2周,就发展为慢性腰背痛了。
产后肌肉损伤如何恢复?
以上三个部位的肌肉群在整个妊娠、分娩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却也是伤害最大的地方,因此,产后的妈妈们一定要尽早进行重要肌肉的康复。生完孩子,盆底肌的损伤也许是一辈子,它直接影响产后的生活质量,不是美不美那么轻松的事情。目前,临床上可以通过盆底肌训练、电刺激、磁刺激等多种方式进行盆底肌康复。腹直肌分离也可以通过电刺激进行治疗,效果很好。而产后腰背痛的生物反馈疗法通过介入音乐、游戏,更是增添了肌肉康复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