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医生说产后42天要开始做盆底肌修复,真的有必要做吗?

姜桂珍医生 发布于2021-08-03 14:09 阅读量7713

本文转载自广州伊丽莎白妇产医院


QQ图片20210803140108.png


事实上,宝妈产后有一个恢复黄金期,也就是“产褥期”。


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


640.webp.jpg


这个时期是恢复身体的黄金期,产后激素水平急剧变化,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经过产后修复,可以接近或恢复至产前的状态。


为什么要进行盆底肌治疗?


盆底肌并不是一块肌肉,而是类似于一张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主要功能是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感,增进性快感。


640.webp (1).jpg


怀孕期间,随着胎儿的发育,子宫不断增大,对妈妈的盆底组织有一定的压迫,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阴道分娩过程中的压迫和牵拉更加重盆底肌的损伤,引发漏尿、阴道炎反复、影响夫妻生活等问题,所以产后42天盆底肌修复是很重要的。


没有症状就不用做盆底肌修复?


盆底肌修复不止是到医院做,自己在家也要坚持,不少宝妈就会嫌弃麻烦,抱有“我没有症状就可以不做盆底肌修复”的想法。


640.webp (2).jpg


事实上这是很多宝妈的一个误区,妊娠、分娩不可避免地会对盆底造成损伤,之所以盆腔脏器没有掉下来很多,之所以还没有出现症状,一方面是因为尚有除盆底肌之外的筋膜韧带在代偿,另一方面盆底疾病是一个进展的过程,只有盆底损伤到一定程度,盆底支持结构已无法再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盆底疾病才会出现。


我是剖腹产,不用做盆底肌修复


顺产的宝妈确实要比剖宫产的宝妈更容易发生产后的漏尿,因为顺产时,宝宝缓慢下降并通过产道,阴道随之扩张以利于宝宝顺利娩出。


在这个过程中,阴道壁的肌肉组织和筋膜可能会随着张力的增加而发生断裂,或过度拉伸而失去原有的阴道纤维组织弹性,尤其是在产程中增加助产操作,比如产钳、胎吸、侧切等,会明显增加阴道组织的损伤。


640.webp (3).jpg


阴道松弛是盆底功能障碍中的表现之一,引起盆底功能障碍除了分娩的独立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孕期增大的子宫及身体重心的改变,对盆底组织持续压迫引起盆底肌功能障碍。


所以,就算选择剖宫产,宝宝没有对产道进行扩张,但盆底肌仍然会受损,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确实要比顺产的损伤小。


产后42天到产后一年是修复盆底肌的最佳时间,产后半年内是修复的黄金时段。


宝妈们不可忽视,切勿错过了修复的最佳时期!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