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适度压力让你睡得更好

徐文军医生 发布于2024-06-29 10:06 阅读量136

本文由徐文军原创

压力大,睡眠就差,似乎是合情又合理的结论。


正如现代人最常见困扰是焦虑性失眠。


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任何一个焦虑的维度,都能让人夜不能寐。


但你一定想不到,大脑其实有超出我们理解范围的自我调节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避之唯恐不及的压力很可能还让你睡得更好。


一项由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中国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压力可以促进小鼠的快速眼动睡眠,居然还对焦虑有缓解作用」。


有压力反而睡得好,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解读研究成果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快速眼动睡眠。


如果将睡眠类型按周期分类的话,可以简单地分为快速眼动睡眠(REM,在这种睡眠睡眠状态下会做梦)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属于深度睡眠、无梦睡眠)。


尽管快速眼动睡眠期并非深睡眠期,但在我们整个睡眠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记忆力的巩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快速眼动睡眠期使潜意识中的愿望满足

抑郁症患者快速眼动睡眠期异常可能代表着高自杀风险


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人通常快速眼动睡眠期会更少

总之,完整的睡眠周期,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认知功能和情绪稳定。


当压力出现,快速眼动睡眠期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研究团队在小鼠身上进行了一种被称为「社会失败」压力实验。


首先通过通过情景操控,使小鼠感受到一定的社会压力(有被攻击和霸凌的风险),确保出现其「战斗和逃跑」的状态,证明其感受到压力。


然后在小鼠睡眠时,跟踪它的一组特定神经元的活动(可以检测相应压力激素水平),证明了社会压力可以让睡眠质量变高,尤其快速眼动睡眠。


还有没结束,更神奇的事情在后面!


这组被跟踪的神经元,还会向其他调节压力激素的神经元发送信号,阻止它们释放更多的压力激素。


于是,第二天小鼠醒来后,研究人员就开始测试它们的焦虑反应,果然发现,这种类型的睡眠似乎真的能降低了它们第二天的焦虑水平。


由于哺乳动物的睡眠机制类似,所以人类大脑很可能也可以触发类似的机制。


该项研究已于近日发表在《科学》上。


尽管压力促进睡眠的神经生化机制目前尚未明晰,但在生理层面,我们似乎也能找到某种证据来利用压力帮助入睡。


众所周知,睡前做一些简单的放松训练能够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让身心卸下紧张的状态,提升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


缓解身心紧张有很多种思路:


睡前洗澡、泡脚:缓解身体疲劳

使用腹式呼吸:刺激副交感神经,减速血液循环

做眼部运用:刺激迷走神经,放松身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招:渐进式放松法。



推荐阅读


基本原理就是先使身体肌肉紧张,并注意肌肉紧张时产生的感觉,保持5-10秒左右的时间后,快速地彻底放松。


渐进式指的是身体每一部分的肌肉都一张一弛地做两遍,顺序可以是——


优势手(用力握拳)——前臂和肱二头肌(手臂紧绷)——非优势的手(用力握拳)、前臂和肱二头肌(手臂紧绷)——前额(感觉上紧绷)——眼(瞪眼或用力皱眉)——颈和咽喉部(双臂向前,双臂向后,耸肩)——肩背部——胸——腹——臀部——大腿(肌肉紧绷)——小腿(脚尖向上或脚尖向下)——脚(内收外展)。

先让身体感受到压力,然后再体会到松弛后的对比感,这种压力所赋予的改善效果不仅可以用于睡眠放松,临床中也可作为治疗心理疾患的辅助手段。


先给压力,再体验放松,就是矫枉过正的思路。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面对的压力的可是五花八门的,每种压力都有好的一面吗?


尽管不能这么绝对地下定论,但如果在限定程度的前提下,任何「适当的压力」都能转化为生活的动力。


生物学层面

压力能够短时间内让人体发生变化。


在这个阶段释放出的肾上腺素能赋予个体增强的力量,可以给细胞运输更多的氧气,身心素质和反应能力加强,能够快速的行动、更好的表现。


这种表现也被称为「战斗或逃跑」反应,让人们有更高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


能否快速地感知到压力,并将其演变成「战斗或逃跑」反应,对于原始人的意义是生存死亡,对现代人的意义则是更高效率的生活质量。


心理学层面

英国心理学家耶基斯和他的学生多德森提出了倒U型假说同样证明了压力的意义:


他们最早研究的课题是工作压力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工作中的人过大或者过小的压力都没有好处。


压力过小做不出成绩,但过大的压力则变成了阻力,效率也随之下降。


只有适当的压力水平才能维持最好的表现。


后来这个课题延伸为动机和水平表现的结论,依然是倒u型的结果,当一个人处在轻度兴奋状态时,工作效率便能达到了最高点。


压力并非只能做到摧毁我们的生活,而是个体生活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多数情况下,有压力的生活才有更多的色彩。


什么时候压力才会变成烦恼呢?就是当你视其为洪水猛兽,把它当作敌人的那一刻起。


接受压力的存在吧!兴许它能让你的睡眠变更好、工作更积极、生活更有趣,何乐而不为呢?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