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年男性和女性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患病率分别为34%和17%。
很多人对于打鼾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这不是病,哪怕是鼾声震天响,也只会觉得是累着了或睡得香。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逐渐发展为鼾声越来越大,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且第二天醒来依旧犯困、注意力无法集中,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打鼾了,很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
据《Lancet Respir Med》2019年发布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全球经济负担》报告显示,中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数已达1.76亿,居全球首位,其中需要积极治疗者的数量超过6600万,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中国的检出率却仅在1%左右。
所以千万别小瞧打鼾,长期严重的打鼾者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能诱发多种危害:
睡眠节律紊乱,易出现困倦、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无法集中、精神不振等状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症状;
代谢功能紊乱,睡眠时呼吸反复暂停会使身体缺氧,造成代谢功能紊乱,严重者会出现糖尿病、性功能障碍及肥胖等疾病;
易患心血管疾病,反复缺氧可能影响血管,造成心脑血管结构改变,易出现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梗;
心律失常,甚至诱发猝死。
而且,打鼾不仅危害自身,也会对同眠人的睡眠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引发夫妻/情侣/室友间的矛盾。
那么如何分辨自己是哪种类型并进行正确有效的治疗呢?
多导睡眠监测(PSG)是指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仪对病患睡眠期间持续同步采集、记录和分析多项睡眠生理参数及病理事件的一项检查技术。
平均每30s记录一次,连续记录6-8h。
这些参数以曲线、数字、图像以及音视频等形式呈现,形成可判读、可分析的信息数据(多导睡眠图)。
数据参数记录完成后由仪器自动分析,详细了解打鼾者有无呼吸暂停、暂停的次数、暂停的时间、发生暂停时最低动脉血氧值及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程度,再由医生进行诊断患病类型。
该方法是目前唯一可以客观科学地记录并分析睡眠结构、判断有无呼吸暂停、低通气,以及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检查。因此成为国际公认的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金标准。
不仅如此,多导睡眠监测也被广泛应用于失眠、发作性睡病、异态睡眠等睡眠障碍的诊断前,是多种睡眠障碍的生理诊断标准方法。
要注意,并不是所有打鼾的人都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对疾病的诊断,需要从症状持续时间、症状严重程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维度综合判断。
当然,也需要专业的医学仪器进行监测,更需要医生对其进行个体化病例分析,才能精准诊断,精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