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运动医学科、康复医学科)
注意事项:
一. 必须通读此计划全文并理解后才可开始康复训练。
二.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三、训练中出现疼痛为正常现象,若训练结束后半小时疼痛缓解,则不会造成损伤。
四. 关节的肿胀、发热为正常现象,可以通过冰敷缓解。若肿胀、发热持续严重且关节角度长期无进展(>2 周),则应减少活动及训练量,及时复诊。
五.术后按照出院小结,定期复诊。
康复计划如下:
一. 肌肉力量(以下训练1、2、3术后麻醉消退后立即开始。持续训练8周)
1. 踝泵练习:用最大力向上勾脚尖3--5秒后再向下踩3--5秒,每次30-50个每天300-500个。很重要!预防血栓!
2. 股四头肌收缩:术后第一天开始。用力收缩大腿前侧肌肉5秒后放松2秒,每次20-30个 每天200—300个。
3. 腘绳肌收缩:膝关节完全伸直后用力下压脚下所垫枕头,持续5秒,放松2秒,每次20-30个,每天200—300个。
4. 直/侧/后抬腿:术后第二天应自主抬起,之后在不增加肿胀、疼痛前提下进行练习,膝关节伸直抬离床面30-45度,2周内每天20-30次即可,2周后逐渐强化,每天30-50次,每次持续30秒。直抬腿训练方法:踝背伸至最大角度,大腿肌肉绷紧,缓慢太高至离床30-45度;侧抬腿:膝关节伸直,脚向头端构紧;后抬腿:膝关节伸直,脚向后蹬紧。2周内每天20-30次即可,2周后逐渐强化,每天30-50次,每次持续到力竭。
5.渐进性负重训练:0-1周支具锁定到0度位静止下双腿站立(各50%),2-4周在可耐受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4周后患侧单腿站立(1分钟/次 5次/组 3组/日);
6.站立位下提踵:1个月开始,面对墙站立收缩股四头肌保持膝关节伸直,脚尖站立抬起足跟保持3秒,然后慢慢回落。20次/组,3组/天;
7.静蹲:4周后开始,(4周30度,6周60度,8周90度)8周单腿30度静蹲,在无痛的角度练习,注意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每次持续30秒。每组5个 每天3组。
8.俯卧位腘绳肌屈曲1个月开始 10次/组,3组/日。
9.座椅蹲站:8周后开始,患者站于座椅前,缓慢蹲下直至臀部接触桌椅,然后立即站起回到站立起始位10次/组,3组/日。
10.坐位下股四头肌训练8周后开始, 10次/组,3组/日.
11.固定功率自行车练习8周后开始, 15分钟/组,2次/日
12.上下台阶训练(6周开始练习上台阶10厘米,15厘米,20厘米。8-10周开始练习下台阶)
13.12周等速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借助平衡设备)
14.24周后功能性恢复训练(双腿跳 患者跳上10厘米,15厘米,20厘米台阶,然后轻轻着地)跑步训练
15.9-12个月经过系统评估后逐渐恢复运动;
二. 关节角度
1. 膝关节角度的计算:大腿的延长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
2. 屈膝练习:具体进度参照本文最后的附表。
a.屈膝的流程为:解除支具→自行推髌→屈膝至目标角度→在最短时间内练习到附表中建议的角度维持5分钟→佩戴支具→冰敷15-20分钟。
b.屈膝的方法有:90°内坐位垂腿(图2),90-105°坐位顶墙(图3),100°以上仰卧垂腿(图4)、坐位抱腿(图5)。
图2 坐位垂腿 图3 坐位顶墙 图4 仰卧位垂腿 图5坐位抱腿
3. 伸膝练习: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次,持续至完全伸直为止。
a.伸膝练习的方法为:脚后跟垫枕头,膝关节下空出,肌肉完全放松,持续10--15分钟。膝关节后侧的酸胀感是正常现象。
b.部分术前已经伸膝困难的患者应在上述基础上,于膝关节以上加3-4kg重物;
三.行走
患者术后4周内拄拐下地部分负重行走,手术1个月后可开始去拐正常行走。注:依据门诊复查医生建议;
四.其它
1. 冰敷:每次屈膝训练后必须用冰水混合物冰敷膝关节周围15--20分钟,其它时间平均冰敷2-3次。
2. 术后4周内避免40°--0°的主动伸膝活动。如:踢球动作。
3. 睡觉一个月内支具0度固定,术后一个月睡觉可去除支具。
内容 时间 | 患肢负重行走 | 屈膝练习(度) | 支具自由活动范围(度) |
术后0天 | × | × | 0 |
术后1-2天 | 扶拐负重三分之一 | 70 | 0 |
术后3-7天 | 扶拐负重三分之一 | 90 | 30 |
术后1-2周 | 扶拐负重三分之一 | 90 | 30 |
术后2-3周 | 扶拐负重三分之二 | 95 | 60 |
术后3-4周 | 扶拐负重三分之二 | 100 | 90 |
术后5-6周 | 完全负重 | 110 | 100 |
术后6-7周 | 完全负重 | 115 | 去除支具,配戴护膝 |
术后7-8周 | 完全负重 | 120 | 去除支具,配戴护膝 |
术后8-9周 | 完全负重 | 125 | 去除支具,配戴护膝 |
术后9-10周 | 完全负重 | 130 | 去除支具,配戴护膝 |
术后10-11周 | 完全负重 | 135 | 去除支具,配戴护膝 |
术后11-12周 | 完全负重 | 140 | 去除 |
术后3-6个月 | 完全负重 | 被动屈膝正常 | 去除 |
9个月—1年以后 | 逐渐恢复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