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屁股有坑是怎么回事?需要看嘛

王靖生医生 发布于2023-05-22 14:22 阅读量2990

本文由王靖生原创

我在门诊,经常会遇到父母带着孩子过来问诊:“我们去儿保体检,医生说我们孩子屁股这里有个坑坑,说要过来看。你看看这个严重吗?”,或者是“我在抖音科普上看到说,这个洞洞是潜毛窦,有可能是脊髓拴系的表现,要手术!吓得我都吃不下饭”,再或者是“骨科拍片的时候,看见有隐性脊柱裂,说我这个有问题要看神经科”诸如此类的情况。那么,到底屁股上有“坑”“洞”是个什么情况,会有什么影响,跟“脊髓拴系综合征”,“隐性脊柱裂”有什么关系?我们来理一理这个逻辑关系。

在胎儿期的发育过程中,孩子的皮肤和神经系统起先是同步发育的,然后才会逐步分离,各自长各自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神经系统发育有一些异常,经常就会体现在出生后的皮肤表面有一些“标记”,如果我们看到一些可疑的“记号”,就有必要看看,是不是里面的神经系统有什么问题,就是我们讲的脊髓栓系综合征(这是啥后面再讲)。这就是儿保筛查的时候,会扒开屁股检查的原因。

当然,皮肤的表现不是单一的,有好多种,各自的“危险度”不同;而且并不是有皮肤表现,就一定有神经问题。具体来说,腰骶部的“肉馒头”、“小尾巴”、“烟头烫痕”、“一撮毛”和血管瘤属于危险度比较高的;而皮肤的小凹陷、臀沟“Y”形分叉、臀沟不正则危险度比较低;蒙古斑和咖啡色的“胎记”是完全正常的表现,需要具体分析。拿最常见的小凹陷来说,又要看它的位置,位置越靠下靠近肛门,越安全;反之如果距离肛门2.5厘米以上,危险度就会增大。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但是!以上说的都是几率。世上最不靠谱的也是几率。我们还是想要知道确切的答案不是?那怎么办呢,医生的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就要由检查来完成。这就是我们的磁共振MR和脊髓超声。检查的目的,就是排除先天性的脊髓发育畸形,术语叫“脊髓栓系综合征”。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粗略判断可以用超声,因为他的椎骨还没有很好的钙化,超声容易穿透,看得清。但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超声就无能为力了。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超声属于主观检查,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查医生的水平,他如果没看到那么我也就看不到,他如果看错了我也就得跟着错。磁共振的特点是,如果按照我要求的序列参数拍,那么我就直接可以根据原始图像下结论,无论报告医生是谁,也不影响我的判断准确率。

有了磁共振片子,我们就能够分辨正常孩子和脊髓拴系的孩子了。具体的判断标准有点复杂,就不放在这里展开来说了。如果确诊脊髓栓系综合征,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手术。否则,随着年龄增长,脊髓牵拉的加重,会逐渐出现大小便控制障碍、双下肢畸形和行走障碍、腰腿痛等症状,严重时候引起神经源性膀胱,治疗就会比较棘手。

对于这个疾病,没有要药物治疗,孕期服用叶酸也只能预防70-80%的脊髓拴系的发生。唯有早期识别,才可以不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这就是儿保筛查的时候,检查屁股的意义所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