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该做胃肠镜检查吗?

张向阳医生 发布于2017-05-23 15:20 阅读量12550

本文由张向阳原创

胃镜、肠镜检查做为一个常规的体检项目进入人们的生活。随着人们医疗保健意识和医疗技术的提高,胃镜、肠镜检查接受者越来越多,可以说我们胃肠镜检查室整日人满为患。但仍有患者朋友对消化内镜(主要是胃镜、肠镜)检查有顾虑,下面介绍我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患者的疑虑。
1、首先我们看看哪些人需要做消化内镜检查
胃癌与结肠癌的发病,近年呈现井喷式增长,主要与人们日常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合理,当然还有遗传、环境、HP感染等因素有关。就深圳地区而言,结肠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大多数发病年龄都在四十岁左右,病人可以无任何征兆,突然出现消化道出血,通过胃肠镜检查发现已罹患胃肠道肿瘤且属中晚期,大多数失去了手术的机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我们的建议是,不管有无症状,年龄超过35周岁者,都就完成一次彻底的胃肠镜检查,如无异常发现,可每三年完成1次,这样可大大降低罹患胃肠肿瘤的机会。
有的病人不惧胃肠镜,担心麻醉药对人造成伤害,损伤记忆,影响智力。那么我们就了解一下,我们常用的麻醉药丙泊酚的详细资料。丙泊酚,化学名2,6-二异丙基苯酚,为白色乳状液体。适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也用于加强监护病人接受机械通气时的镇静,以及用于麻醉下实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属麻醉药,属镇静药,安全性很好,手术完成后即可苏醒。一般来说,我们胃肠镜操作一次完成时间大约十分钟,病人的感觉是从来没有过的香甜睡眠,因为打了这个针后病人会进入深度睡眠,而这个深度我们正常是达不到的。
  1、一般来说,胃镜检查的适应征包括:1)有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疑是上消化道病变;2)失血原因不明,特别是上消化道出血,可行急诊胃镜检查;3)对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诊或疑有病变者;4)需随诊观察及治疗后复查的病变,如溃疡、萎缩性胃炎、胃及食管的癌前病变;5)对人群尤其是胃癌高发人群的普查;6)需胃镜行治疗者,包括异物取出、止血、病变的内镜下切除等。
  2、而肠镜检查的适应征有:1)下消化道出血,为寻找病因,并可做止血治疗;2)慢性腹泻、便秘、腹痛、腹胀等症状,为明确诊断;3)不能排除大肠或末端回肠的肿物;4)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5)某些炎症性肠病须做鉴别和确定累及范围及程度;6)大肠某些良性病变为除外的恶性变;7)大肠息肉和癌诊断已明确,为了除外其他部位有无伴发性病变;8)行结肠镜下治疗;9)结肠某些疾病药物治疗的随访;10)大肠癌手术后,大肠息肉摘除术后随访;11)大肠肿瘤的普查
  实际上,有些体检项目中也包括消化内镜检查,在普通人群中做消化内镜检查,有助于早癌的发现。
  二、那么,那些人不能或不适合做胃镜、肠镜呢?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禁忌征的问题,随着检查技术的发展,以前被列为禁忌的疾病现在已经有一些不在列为禁忌了,但对多数患者来说,下列的一些禁忌还是要了解
  1、胃镜的绝对禁忌有:1)严重心肺疾患,无法耐受内镜检查2)怀疑有休克或消化道急性穿孔等危重患者;3)患有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内镜检查者;4)消化道较重的急性炎症,尤其是腐蚀性炎症患者;5)明显的胸腹主动脉瘤;6)急性脑出血患者;7)咽喉部疾病所致胃镜无法插入者。
  2、下列情况应为胃镜检查的相对禁忌,除非非常必要,一般不做:1)心肺功能不全;2)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大、血压没有稳定住;3)严重高血压患者;4)严重出血倾向,血红蛋白低于50g/L或PT延长超过1.5秒以上;5)高度脊柱畸形;6)某些消化道巨大憩室
  3、肠镜检查的禁忌征或谨慎进行的,有如下情况
  1)疑有大肠穿孔、腹膜炎;2)严重心、肺、肾、肝及精神疾病不能耐受检查;3)多次开腹手术后或有肠粘连者,应慎行结肠镜检查;4)妊娠期检查可能会导致流产或早产;5)大肠炎症性疾病急性活动期为相对禁忌证;6)高热、衰弱、严重腹痛、低血压者,最好待病情稳定后再行结肠镜检查;7)不合作者及肠道准备不充分者为相对禁忌证。
  在开始时我就说过,所谓适应征和禁忌征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个人技术水平、医疗器械的发展,以前不能做的内镜检查和治疗现在能做了,现在的一些禁忌可能以后就不再是禁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