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

王莉医生 发布于2020-08-18 20:41 阅读量6999

本文由王莉原创

案例:郑女士,既往稽留流产1次,宫腔镜检查提示:宫腔形态正常,内膜病理提示正常。2014年开始外院+本院行助孕治疗至今,外院+本院共移植5次,2次生化,3次未孕。移植日内膜厚度均在10-12mm,B超未见宫腔异常。剩余2枚胚胎。这个案例可以得出两个信息;1、反复着床失败;2、复发性流产。

我们给予她的下一步方案是:

(1)内膜诊刮病理提示:CD38-,CD138+。(2)流产查因提示:1、染色体正常。

2、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杀伤性T细胞异常,类风湿因子正常,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NK细胞亚群正常,细胞因子(TNF、γ-干扰素、IL-6、IL-10)正常,狼疮抗凝物正常。

3、胰岛素抵抗实验(+),甲状腺功能正常。

4、25-OH-VD:14.56ng/ml。

5、叶酸基因代谢正常, D-二聚体正常,抗凝血酶III正常,,血清蛋白C正常,蛋白S正常,同型半胱氨酸正常。

给予的治疗:1、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消炎处理。         

    2、免疫治疗;纷乐,阿司匹林肠溶片,强的松,环孢素。       

     3、胰岛素抵抗治疗;格华止。     

      4、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钙片,骨化三醇。


近期门诊也经常接诊有不良妊娠史的女性来院做相关检查,有流产1次,也有流产2次,甚至于流产3次才来医院检查的。那么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医学知识。

一、复发性流产的概述复发性流产的定义指发生3次或者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为什么定义为3次及以上呢?早年报告流产再发生率在既往流产0次者为10.7%,在既往流产1次者为15.9%,2次者为25.1%,3次者为45%,4次者为54.3%。因此界定复发性流产为反复流产3次或以上更合适。不过专家也指出习惯性流产2次就应该引起重视,做相关检查,发现异常给予相应的治疗,再次怀孕后流产率会大大下降。

二、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下面我们就从复发性流产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病因筛查两个方面来阐述一下:

(一)、流行病学:1、患病率;现有文献报道的复发性流产患病率0.6%-2.3%,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每300次妊娠中将发生1次复发性流产,每100对育龄夫妇将有1对面临复发性流产的困扰(1%)。

2、年龄;有研究者指出,40岁妇女发生自然流产的危险性是20岁妇女的2倍。40岁以上的年龄因素是复发性流产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因素。

3、流产次数;通过大样本量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发现,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再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明显增加。

4、流产的分型;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是指从未有过生育活产儿的自然流产,继发性是指至少有1次成功妊娠活婴出生。

5、家族遗传性;某些家族出现的连续流产事件通常提示与染色体有关的非随机联系,这些染色体数目未见异常的胚胎可能源于基因突变而导致流产。

6、胚胎染色体;如果本次流产是由于胚胎染色体异常所致,那么下次妊娠预后会较好,理由是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由于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偶然”事件会大大降低。

7、配偶的特异性;有人提出男性Y染色体微缺失和复发性流产有关。

8、相关的产科并发症;患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其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抗磷脂抗体阴性的患者,清宫次数多者很容易改变宫颈的解剖结构,导致早产。

9、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中许多化学物质与胎儿死亡有关,公认的有麻醉气体、砷、苯胺染料、苯溶剂、环氧乙烷、甲醛溶液杀虫剂和某些二价金属(铅、水银及钙)。最大的危险人群是橡胶工人、电池生产工人和化学品工厂的工人。

生活方式;吸烟、过量可卡因摄入、酒精、咖啡因;长期从事夜晚工作及长时间工作将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母亲的肥胖及低体重的复发性流产妇女再发流产的风险显著升高。

(二)、流产病因筛查;早期流产常见的原因是胚胎染色体异常、孕妇内分泌异常、子宫解剖结构异常、生殖道感染、生殖道局部或全身免疫异常等,晚期流产多有宫颈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等。

1、染色体检查;包括夫妇双方染色体和胚胎染色体。

2、子宫检查;子宫解剖异常有先天和后天,先天子宫异常有弓形子宫、纵膈子宫、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双子宫、T型子宫等,后天子宫异常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子宫颈功能不全等。

3、内分泌检查;包括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糖耐量及胰岛素抵抗检查)、25-OH-VD等。

4、感染因素检查;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及寄生虫等。

5、凝血功能检查;先天性易栓血症(抗凝血酶III,血清蛋白C和血清蛋白S减少症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获得性易栓血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DIC),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性实验以及一些抗凝因子、狼疮抗凝物,叶酸代谢基因检测等。

6、自身免疫检查;与流产有关的自身抗体有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和抗甲状腺抗体等。

7、同种免疫检查;排除其它原因,应行体液免疫如封闭抗体检查,NK细胞群、细胞因子水平(TNF、γ-干扰素、IL-6、IL-10)等检查。

三、治疗       

1、针对染色体、配子与胚胎因素;可行PGD或PGS;

2、针对子宫因素;主要是手术治疗;

3、针对免疫因素、抗凝因素、内分泌因素;我们一般是要对症治疗,一般常用的治疗药物有:优甲乐、二甲双胍、阿司匹林肠溶片、钙片、纷乐、低分子肝素、骨化三醇、强的松、环孢素、弥可保、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D滴剂、爱乐维、达芙通、芬吗通、免疫球蛋白等。

4、针对其他;远离危险的环境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重、戒烟酒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