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雷女士,31岁,2017年孕2月胚胎停育,自然流产未清宫,未行绒毛染色体检查。2020年5月生化妊娠。外院查TSH正常,我院就诊查因。
基本检查:染色体、血沉、凝血四项、血常规、肝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均正常。
其它检查: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定量二项、抗核抗体、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狼疮抗凝物质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测定、维生素B12、白细胞介素ⅥIL-6、栓溶二聚体定量、沙眼衣原体检测、淋病奈瑟菌检测均正常。
25羟维生素D测定:25-OH-VD 11.89ng/mL,降低
C-反应蛋白:CRP 1mg/L,升高
类风湿因子测定:RF 18IU/mL,升高
叶酸基因代谢:杂合型
男方染色体正常、精子常规检查及形态学检查正常,精子DNA碎片DFI:25.72%
由此看出男女双方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给予相应的处理,其它的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重点提到维生素D缺乏,那么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不良妊娠吗?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维生素D与生殖功能的关系;
维生素D不仅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最初,研究者发现VD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并能促进骨形成和骨吸收,对机体和骨骼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D的生物学功能由维生素D受体(VDR)实现,VDR分布在人类各种组织学中,如内分泌系统(胰腺、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和生殖系统(卵巢、子宫、胎盘和子宫内膜),2006年有报道第一次发现男性精子中存在VDR,随后有研究发现睾丸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内也存在VDR表达。据报道,维生素D缺乏可以影响女性生殖功能并造成某些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现我们聊一聊维生素D缺乏与女性生殖功能,生殖系统疾病的关系。
1、 维生素D对抗苗勒氏管激素的影响:抗苗勒管激素(AMH)在性腺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故AMH成为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最佳标志物之一,有研究学者发现AMH的启动子中含有功能性维生素D反应元件,其表达受VD调节,表明VD可直接影响AMH的表达;另有研究报道补充维生素D可以上调卵巢功能低下者的AMH水平,提高卵泡对卵泡刺激素(FSH)的敏感性,恢复卵巢正常排卵功能
研究发现受精过程受1,25(OH)2D-VDR介导的非基因组活动的影响,活性维生素D通过增加细胞内钙的浓度促进精子与卵子结合。受精时受精卵成为母体生殖道内的半抗原物质,女性免疫系统因受抗原物质的刺激而发挥作用。维生素D以其活性形式刺激T细胞活性以诱导免疫耐受而有利于胚胎植入。另外维生素D缺乏可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影响生殖功能。
2、维生素D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中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影响18%的女性,有对照研究发现,PCOS女性维生素D缺乏较健康女性更常见,PCOS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这可能是因为维生素D影响PCOS患者的IR,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PCOS患者的一些临床指标,如月经周期、卵泡发育、雄激素水平和IR指数。PCOS患者更容易有抑郁情绪,研究揭示,不管是否是PCOS患者,维生素D水平低是引起人情绪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提高维生素D水平有助于降低抑郁风险。
3、维生素D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雌激素依赖的炎性疾病,收免疫、激素、遗传、和环境等个方面的影响,一项双盲临床试验纳入经腹腔镜诊断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组给予维生素D 和安慰组,比较疼痛程度,结果发现补充维生素D对术后缓解痛经和(或)盆腔痛无明显效果。另有研究发现原位和异位子宫内膜中均存在VDR和1a-羟化酶的表达,故子宫内膜也是产生VD和VD参与调节免疫应答的外界场所。
4、维生素D与子痫前期;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孕妇患子痫前期风险增加,有效补充维生素D可能是预防子痫前期的一个重要因素。
5、维生素D与妊娠性糖尿病(GDM),维生素D对胰腺β细胞有直接作用,影响胰岛素分泌,维生素D通过和胰岛β细胞的VDR和维生素D依赖性钙结合蛋白结合,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刺激胰岛素受体表达,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妊娠期女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是: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复发性流产、反复辅助助孕失败、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GDM、ICP、早产、生育能力低下、及低出生体重儿等。建议育龄女性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利于女性生殖健康并减少生殖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