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专科用药之五:第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vs奥洛他定

王再兴医生 发布于2025-04-08 21:55 阅读量7530

本文由王再兴原创

第二代抗组胺药是过敏性疾病治疗的主力军,相比第一代药物,它们的嗜睡副作用更少,安全性更高。但同为二代药物,不同品种的特点仍有差异,我以临床上常用的西替利嗪(Cetirizine)和盐酸奥洛他定(Olopatadine)为例,从作用机制、适应症、副作用等方面解析两者的区别。


一、核心差异:作用机制与靶点



1.西替利嗪的作用机制是拮抗外周H1组胺受体,抑制组胺引起的过敏反应相关症状如血管扩张、水肿、瘙痒、皮疹等,它的特点是单纯阻断组胺受体,对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效果较显著,其作用类似于守门员的作用,拦截已经释放的过敏介质避免发生症状。


2.奥洛他定的作用机制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和西替利嗪相同,可以拮抗H1组胺受体,抑制相关的过敏反应发生,同时另一方面还可以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稳定肥大细胞膜,可以从源头阻断反应发生,其特点是不仅阻断组胺的作用,还可以减少组胺的释放,对于慢性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有更加全面的控制效果。


二、这两种药物如何选择呢?



1.西替利嗪主要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其中过敏性鼻炎对于改善鼻塞方面,效果会更好一些,该药物起效较快,一般1小时内就可以看到效果,持续作用可达24小时,其改善鼻塞的效果优于大多数二代抗组胺药物。


2.奥洛他定主要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及过敏性结膜炎,因为其具有双重机制作用,对于难治性荨麻疹更有效,而且对于过敏性鼻炎及结膜炎的鼻痒,喷嚏及眼痒等症状有更好的作用,这个药物更擅长控制反复发作的慢性过敏性炎症。


3.这两种药物使用的年龄也有要求,西替利嗪有儿童剂型(滴剂、糖浆),可以给6个月以上儿童使用,安全性证据较充分,而奥洛他定通常建议12岁以上人群使用,需遵照医嘱。



三、 这两种药物的副作用有区别吗?



1. 西替利嗪的药物副作用也就是嗜睡,发生率大概10%作用,少数患者口服后有口干和头痛的情况,对于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甚至慎用,因为药物经过肾脏代谢。


2. 奥洛他定的药物副作用也是嗜睡,但是嗜睡的风险更低一些,大概约2%~5%,同时少数患者有乏力及胃肠道不适的情况,因为奥洛他定通过肝脏代谢,对于肝功能不全者这类药物需要慎用。


3. 总体来说,两种药物的副作用都有嗜睡的情况,奥洛他定的嗜睡风险略低于西替利嗪,但是两种药物总体仍属于低风险的,对于肝肾功能有异常的,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引起脏器功能损害。


四、 总结:




五、 医生提醒:



口服抗过敏药的选择需要个体化,若用药2周症状五改善,需排查有无其他病因,需要了解药物特点,是结合自身症状、年龄、有无基础疾病和生活方式等情况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抗过敏方案。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 修订版)[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 57(2): 106-129.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