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颈部疼痛不当回事,有可能是肿瘤在作怪!

王再兴医生 发布于2020-07-05 21:36 阅读量7208

本文由王再兴原创

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小陈和无数年轻人一样来到深圳这个充满希望的城市。作为一名新时代白领,小陈每天在工作岗位中兢兢业业。随着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小陈逐渐出现一系列的身体不适:颈部胀痛、咽部麻木感和阵发性的头痛。

“也许是颈椎病吧,多运动一下脖子就好了”,小陈并没有在意这些“小问题”,这台“工作机器”每天仍然在高速运转着,直到有一天,颈部胀痛越发明显,咽部异物感逐渐加重,甚至出现了吞咽困难,小陈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就诊于深圳市某医院,得到的结果竟然是咽旁肿瘤!



小陈辗转深圳多家医院,希望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然而却因手术风险较大而一次又一次失望而归。

求医之路坎坷而艰辛,但希望之火永不熄灭。

在其他医院的推荐下,小陈来到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通过系统检查,耳鼻咽喉医院鼻颅底外科团队仔细分析小陈的病情,其鼻咽部平扫+增强MRI扫描可见右侧咽旁间隙占位性病变,考虑后组颅神经来源的神经鞘瘤可能性大,同时伴有局部颅底骨质破坏。

鼻颅底外科团队针对性制定了内镜经口入路咽旁肿物切除手术的治疗方案。在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鼻颅底外科团队顺利为小陈实施了微创的内镜经口入路右咽旁肿物切除术。术后颈部无任何切口,手术过程顺利,显著改善了小陈的生活质量,在术后随访过程中未见肿瘤复发,复查的颅底MRI扫描肿瘤未见残留及复发。



被颈部疼痛困扰近半年的小陈终于迎来了这拨云见日的一天,她再也不用蜷缩着脖子,再也不需要在痛苦中徘徊,终于能骄傲地昂起头,在逐梦的道路上继续奔跑。

神经鞘瘤是什么?

神经鞘瘤又称为施旺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Schesnn鞘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头颈、四肢、躯干部位的屈侧面。

咽旁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

咽旁间隙神经鞘瘤按其部位、肿瘤来源、生长速度、侵袭特性及病人的年龄等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由于咽旁间隙肿瘤多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位置潜在,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颈部肿物及邻近器官结构受累的症状:

1.无痛性颈部肿物或肿胀多为无意中发现的,或者在体检的时候发现颈部的无痛性肿物。

2.肿块压迫到器官引起的症状包括

(1)鼻咽部-阻塞咽骨管咽口可引起耳闷、听力下降及中耳积液等。

(2)肿块过大堵塞鼻咽喉腔可引起鼻塞及打鼾,严重的突入口咽部可引起呼吸及吞咽困难,压迫到喉部还可能出现声音的改变及呼吸困难。

(3)肿瘤突入下颌升支与颈椎横突之间将引起张口困难,甚至颈部活动障碍。

(4)具体侵犯的神经或原发于神经的肿瘤,将出现相应的神经侵犯症状,如出现同侧声带麻痹-声音嘶哑,出现同侧伸舌偏斜,压迫颈内动脉而引起头痛等。

咽旁神经鞘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是咽旁间隙神经鞘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咽旁间隙肿瘤的解剖及病理学特点,国内外学者对该手术入路方面存在着很多争议,其中主要是包括两种手术方法:

一种是经过口腔自然通道进行内镜经口入路进行手术,主要的特点是微创,无外部伤口,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

另一种方法是经过颈部及颌面部皮肤的切口,这种手术方法可以根据肿瘤部位的特点,选择最直接的外部切口可以更好地显露肿瘤,进行彻底切除,缺点是遗留外部伤口,有可能损伤周围神经组织引起并发症。

耳鼻咽喉医院鼻颅底外科团队专长:

Ø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病例的诊治

Ø  鼻颅沟通性肿瘤的内镜微创外科治疗

Ø  鼻颅底/侧颅底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

鼻颅底外科出诊时间及地点

鼻颅底专家团队成员王再兴副主任医师:周一全天门诊,耳鼻咽喉医院门诊四楼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