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占头部恶性肿瘤的50%,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两个地区为高发区域,发病率高达25/10万~50/10万,而且易发生于35-50岁 的男性患者,近年来发现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而且不局限于两广地区,早期鼻咽癌临床症状不典型甚至无症状,鼻咽部位置比较深在,早期诊断有很大的困难,75%的鼻咽癌患者发现症状进行确诊时已经是晚期,治疗效果及生存率较差,为了提高鼻咽癌的早期确诊及治疗的生存率,有必要进行鼻咽癌的早期筛查。
目前虽然各种检查手段及方法较以往先进,但是仍有较高的误诊及漏诊病例的发生,其原因包括广大高发区的人民群众对鼻咽癌的科普知识缺乏认知,对鼻咽癌的筛查方法存在较多疑惑,医务人员对鼻咽癌的认识不够深入,也是影响了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多方面因素。由于早期发现鼻咽癌,其临床5年的生存率目前的数据显示高达95%以上,而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只有50%左右,所以早期筛查确诊对鼻咽癌患者是有很大的益处,而早期鼻咽癌的筛查患者是没有临床症状的,一般就诊时容易忽略鼻咽癌的情况,临床常用的鼻内镜检查及鼻咽部CT检查不一定可以发现病灶,其进一步的检查如鼻咽部增强MRI能较好显示鼻咽部的形态和深层结构病变,鼻咽部黏膜细胞稳定性FH检测对于鼻咽癌的敏感性较高,可以发现肉眼不可见的早期病变,PET-CT鼻咽部扫描可以发现超早期的鼻咽癌,但是,相当多的患者因为经济原因不能完成这些检查,甚至质疑医生滥开检查,所以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误诊漏诊,下面针对鼻咽癌早期筛查的开展,结合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目前开展的相关筛查方法及设备做一些介绍。
一、 电子鼻咽镜检查,该检查方法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可以开展,也是目前最简单和无创的方法,大多数的晚期鼻咽癌患者可以被发现和确诊,目前作为常规的体检项目,但是,如果是超早期的鼻咽癌患者,鼻内镜检查并不能发现病灶,特别是粘膜下侵犯的鼻咽癌患者,内镜检查与正常鼻咽部的形态无区别,也有部分患者鼻咽部隆起会被误诊为腺样体残留或淋巴组织增生,所以下一步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排除,可以避免漏诊。
二、 鼻咽部CT检查,由于早期鼻咽癌隐匿性的特点,影像学检查就有了必要性,在电子鼻咽镜检查鼻咽部大致是正常的, 鼻咽部CT可以发现鼻咽部近颅底的骨质有无破坏的情况,鼻咽部双侧的结构是否对称,有无黏膜增厚等,这些信息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鼻咽部粘膜下鼻咽癌病灶的可能,但是如果确定是粘膜下的异常,进一步的增强MRI检查对软组织的病变判断鼻CT检查更加敏感和准确。
三、 鼻咽部增强MRI检查,目前我院已经开展MRI的检查项目,MRI检查基本上是无创伤无辐射的,对于鼻咽癌的筛查比鼻咽部CT有更明显的优势,可以显示鼻咽部软组织及其累及的范围,颅底神经及脑膜的侵犯情况,可以确定病变的范围,也可以针对肿瘤进行临床分期,结合临床的实际情况,鼻咽增强MRI是最适合进行鼻咽癌早期筛查的检查方法,而且是鼻咽癌治疗过程中了解有无复发及治疗效果的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四、 EB病毒检查:目前大多数体检机构会加入EB病毒的抗体检测和EB病毒DNA拷贝数来筛查鼻咽癌的高危人群,但是EB病毒阳性的不一定会是鼻咽癌,这些抗体,EB病毒壳抗体(VCA-IgA)是临床上应用最多,诊断鼻咽癌意义最大的一种抗体,特别是VCA-IgA的定量检测中≥1:80,经过随访复查没有下降,那就是属于鼻咽癌高危人群,那就需要进一步见检查和随访。
五、 鼻咽部PET-CT检查,如果是对于临床高度怀疑鼻咽癌的患者,通过其他检查手段不能确诊, PET-CT 检查是一个有效的检测手段,特别是超早期的鼻咽癌患者,但是因为价格相对昂贵,而且检查时需要注射核素显影剂,具有放射性的损伤,其不作为常规的鼻咽癌的筛查手段。
六、 鼻咽部黏膜细胞稳定性FH 检测,该方法是我院新引进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在鼻咽部黏膜进行采集粘液,进行靶向定位检测,具有快速出结果,简单操作,结果准确等优点,一般5分钟内可以出结果,由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可作为鼻咽癌早期筛查的可靠检查手段。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鼻咽癌科普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鼻咽癌患者可以被早期发现和治疗,但是,这需要医生和患者本人对这方面疾病的重视和配合,在临床工作中即使医生重视鼻咽癌的相关情况进行相关检查,大部分患者还是不理解,会认为大部分是不必要的检查,或者过度检查的情况,这样就导致漏诊及误诊的发生,不能尽早的发现鼻咽癌,所以,对于两广地区鼻咽癌高发区的患者,需要重视鼻咽癌的早期筛查,目前我院开展的最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是EB病毒VCA-IgA的检查及鼻内镜检查及鼻咽部增强MRI三项联合检查,并且新开展的鼻咽部粘膜细胞稳定性FH检测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联合起来可以作为早期鼻咽癌的筛查手段,更好的保障高发区人民群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