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真菌如曲霉菌、念珠菌和毛霉菌等侵入外耳道,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引起的外耳道的炎性病变,特别容易在温热、潮湿环境生长,尤其是在外耳道狭窄、合并中耳炎以及有不良挖耳习惯人群中多见;真菌生长刺激皮肤表层,向深部侵犯,引起弥漫性炎症,从而出现耳部灼热感,渗出多可堵塞外耳道,引起耳朵闷堵、流水、痒、痛及听力下降等表现。
那么得了真菌性外耳道炎怎么办呢?
第一步·清理外耳道
大多数患者检查时可以发现耳道里有分泌物堆积,而外耳道空间狭小,皮肤较薄,操作不当容易挫伤皮肤甚至鼓膜,所以我们清理外耳道,需要找专业的耳科医生,在内镜下使用耳用吸引器才能彻底清理真菌分泌物并防止损伤,不是用棉签就能搞定的哦。
清理前 清理后
第二步·局部外用抗真菌药
一般清理干净耳道后,再局部连续使用足够长时间的抗真菌药物,绝大多数真菌性外耳道炎都可以被治服。
轻症通常选用硼酸滴耳液滴耳,或选用抗真菌药物,通常为乳膏或水剂,取适量沾于耳用棉签,均匀、轻柔地涂抹在外耳道即可,症状严重者可二者合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