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头颈部包块最常见的情况-淋巴结

冯奇医生 发布于2022-01-20 10:49 阅读量1975

本文由冯奇原创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家长们对孩子健康非常上心,家长们常常会在孩子的耳后、枕后、颈部或下颌处,摸到黄豆大小、能够活动的“包块”,因为担心而来就诊。其实这些通常是人体的免疫器官-淋巴结。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细菌、病毒的侵袭,而淋巴结就是人体对外界的一道屏障,依靠淋巴结中淋巴组织的增生来抵御外界细菌病毒的入侵。


    儿童由于淋巴结表浅、且皮下脂肪比较少,所以容易摸到,当触摸到这些包块时孩子并不感觉疼痛,一般不用处理。但如果发现淋巴结超过黄豆大小,或成串状互相粘连,或触摸时孩子会哭闹或叫痛,家长应该重视。因为它是小儿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常见的疾病有以下三类:


    1.淋巴结周围器官有细菌病、毒感染性炎症:绝大多数的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烧、气管炎、咽喉炎)、口腔感染(儿童换牙相关的口腔炎症)、扁桃体炎、头面部皮肤湿疹、过敏性鼻炎等,均可引起下颌下、枕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2.结核性炎症:感染结核杆菌后,小儿也可有颈部、耳后、颌下的淋巴结肿大和疼痛,同时还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表现。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附近器官恶性肿瘤转移引起淋巴结肿大等,这时可在全身各浅表部位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发现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首先要看小朋友的全身情况如何。如果肿大的淋巴结只限于枕部、耳后、颈部、颌下,可以活动,没有压痛,开始发现于感冒或附近有过脓疮,淋巴结也不是很大(直径1公分以内),虽然增多一些,但没有继续增大,那就不用担心。对于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一般不需要针对淋巴结做特殊治疗,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的感染就可以了,等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扁桃体炎等治愈后,淋巴结肿大自然就会慢慢消退。对于隐性的淋巴结肿大不需要治疗,只要密切观察就行,只要没有突发增大、红肿、疼痛就不需要治疗。观察一下体温有没有改变,淋巴结是否在继续增大。如果全身情况很好,小孩很活泼,不发热,胃口也很好,体重在增加,面色正常,那就可以放心。


    某些急性感染和结核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要积极治疗,如果1-2天内淋巴结突发的肿大,伴有明显的局部红肿、疼痛、甚至表面皮肤发烫,稍微碰触就会引起剧烈疼痛。这种情况多半是淋巴结炎,需要及时就诊用抗生素治疗感染,严重的引起淋巴结脓肿甚至需要切开引流。如果高热不退,全身皮肤发红,颈淋巴结明显增大,这很可能是一种毒性严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败血症所引起,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有的发热1-2周还不退,而且面部、足手心、皮肤发红,眼球结膜、口腔粘膜也很红,皮肤上还出现些疹子,颈部淋巴结显得特别大,这是一种叫做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得了这种病后有可能引起心脏病。


    更严重的是一些恶性病,如何杰金氏病、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等都可以引起淋巴结肿大,如不及时治疗,全身情况逐渐恶化,往往危及生命。如果发现淋巴结显著增大、坚硬,并且互相粘连融合成团、固定推不动,甚至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而伴有贫血等全身症状时,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时不能疏忽大意,应尽快就诊,这可能和肿瘤相关。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