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鞘膜积液为什么要手术?什么时候手术比较好?手术优选单孔腹腔镜!

冯奇医生 发布于2018-03-31 14:59 阅读量12763

本文由冯奇原创

   

鞘膜积液是由腹股沟区的腹膜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未闭合、完整的腹腔的下面残留了一个洞导致的。其实未闭合的腹膜鞘状突在出生后仍可继续闭合,但有明显鞘膜积液的小儿自愈的可能较低,而且根据病情可能导致如下并发症:影响睾丸血供而产生睾丸发育不良、甚至萎缩,影响孩子长大的生育能力;张力较大时有坠胀疼痛感;可发展为腹股沟斜疝,导致腹腔邻近器官嵌顿、缺血坏死。该病与腹股沟斜疝的区别就是鞘状突的洞的大小。

   

    那么什么时候手术比较合适呢?

    如果积液体积不大,张力不高,不急于手术治疗,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儿,尚有自行消退吸收的可能。如果积液明显,包块张力较高,则建议尽早手术,不受年龄限制。超过1岁尚未自愈的鞘膜积液或Nück囊肿则建议尽早手术,减少对身体的不良的影响。

    手术首选腹腔镜微创手术,它具有创伤轻、美容、恢复快、基本无痛感、在不增加额外创伤可以同时检查另一侧有没有尚未发病的小洞,必要时同时预防性的修补等诸多优点。

    腹腔镜微创手术也有很多方法。

       1.单孔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首选),只在孩子肚脐下方皮肤褶皱处留下一个5mm的微小创口,别的地方无疤痕,基本看不到,真正的做到了基本的无创。

       2.结扎线可选择(1)传统的不可吸收线,好处是结扎确切牢靠;缺点是缝线不可吸收,少部分孩子会出现不可吸收缝线排斥反应,导致腹股沟反复红肿流脓,极少部分孩子需要再次手术将缝线取出。(2)长效可吸收线,好处是吸收期约6-9个月,有效覆盖了3个月的未闭合鞘状突愈合期;避免了缝线排斥反应、再次手术取线的风险;缺点是少部分孩子可能存在过早吸收,复发率较不可吸收线稍高。

       3.补片无张力修补技术,因为孩子仍然在发育期,绝大多数没必要像成人一样使用补片。

       4.缝扎技术,不建议,因为创伤大、疝囊关闭不全,复发率明显增加。

       

    笔者是目前全国实施该疾病微创手术最多的医生,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认可。如果有需求的宝宝家长可到我专科门诊就诊咨询或线上咨询。

常见问题解答:

1.有许多医生推荐4-5岁以后做,为什么?

答:以前小儿外科、小儿麻醉均不发达,医生鉴于安全,建议晚些手术。如今医学技术进步较快,并且该病长期不治对患儿健康存在隐患,故如今建议早治疗为妥。

2.手术有风险吗?是100%安全吗?

答:手术和麻醉都是有风险的,但是对于该病风险较低。医生无法保证100%的安全,因为没有任何事情可以保证100%的结果,好比人走一辈子的路,也不是100%的安全。到目前为止,我院大概开展该手术6万余例,未出现其它医院出现的严重手术并发症。

3.手术必须全麻吗?全麻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智力?

答:婴幼儿因为无自控能力,因此绝大多数手术都要在全身麻醉下实施。而且腹腔镜微创手术需要建立气腹,也要求采取全身麻醉。同时,手术是一种痛苦的记忆,笔者认为没有必要让孩子意识到这种痛苦,并存在记忆里。全身麻醉其实非常安全可靠,而且该手术的麻醉时间很短,对患儿身体、智力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具体麻醉情况手术前会有专业麻醉医师与家长进行交流解答)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