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导尿,便是晴天--浅谈神经源性膀胱及保守治疗

刘晓东医生 发布于2021-07-09 15:11 阅读量7656

本文由刘晓东原创

        当看到女儿自行导尿成功后,赵女士欣慰极了。原来,女儿出生不久就被确诊为“脊髓脊膜膨出”,虽然经过及时手术,仍然慢慢出现了排尿困难、尿失禁、便秘等情况,还有几次尿路感染须要住院使用抗生素。经过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和神经外科医生共同评估后考虑为“神经源性膀胱”,建议开始积极导尿治疗。起初赵女士很难接受孩子长期导尿,当咨询了北上广甚至国外的相关名院名医后,被告知目前只能如此,赵女士有些失望。但是经过几年的治疗和病情的了解,多次复查孩子病情稳定,她坚持了下去。今日女儿兴奋地说,“妈妈,我今天在学校自己导尿了,裤子也没有湿,你不用再帮助我了”。望着女儿的笑脸,赵女士如同看到了深圳海滨的夏日晴空。

WPS图片-修改尺寸.jpg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顾名思义,控制膀胱和尿道的神经出现了异常导致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而膀胱和尿道负责尿液的储存和排出,这样尿液就不由自主啦。该病在儿童和成人都有可能发生,儿童多为先天性疾病所致(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栓系、骶尾部肿瘤、巨结肠、肛门闭锁等),而成人多为后天性因素(外伤或手术)所致,比较有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前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

神经源性膀胱会给患儿带来哪些影响?

        随年龄增大,神经源性膀胱会逐渐出现排尿、排便和下肢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排尿困难、尿失禁、便秘、大便失禁、下肢畸形及步态异常等。这些症状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其中排尿功能异常最终还可引起双肾功能受损。当然,每个孩子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程度取决于疾病本身和神经受损程度,并非完全一致。

神经源性膀胱如何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目的是预防肾脏功能受损,并确保患儿能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在正常的年龄能脱离尿不湿。目的虽然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却不容易,须要医护、家庭和社会的长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作为一名小儿泌尿外科医生,以我的个人体会来说,早期发现和评估病情非常重要。因为该病初始诊疗主要涉及到神经外科或肛肠外科,如果泌尿外科医师未能及时参与,当出现问题后往往就失去了宝贵的治疗时机,膀胱会发生不可逆的病理变化,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所以,我希望每个患儿都能早期及时地与小儿泌尿外科医师进行病情沟通。

        目前,神经源性膀胱最为重要的治疗就是早期的保守治疗,包括清洁间歇导尿、口服药物、盆底肌训练等,其中清洁间歇导尿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明:尽早开始清洁间歇导尿可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和避免手术治疗。所以,你若导尿,便是晴天。

WPS图片-修改尺寸.pn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