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系列科普问答一:Wassle 1型和2型多指

吴德超医生 发布于2021-05-17 22:32 阅读量7661

本文由吴德超原创

多指系列科普问答一:Wassle 1型和2型多指

儿童多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病率高,表现复杂多样,不同的类型治疗方法也不尽不同,需要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以下是常见的多指分型方法,本文主要介绍Wassle 1型2型(以下简称1型2型)多指的治疗。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问题1:1型和2型多指的合适的手术年龄是多大?

回答:3个月以上即可手术,6月到1岁半为佳,年龄过小不利于多指切除后的重建,年龄过大关节软骨变薄,不利于关节面成形和后期的塑型。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我也做过七八岁的孩子,术后效果也不错,只是相对来说6月到1岁半更合适。

问题2: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回答:手术操作一般1小时左右,住院一般5天左右。

问题3:手术切除哪一个手指?

回答:一般来讲切除发育不好的一侧手术,对于1型2型多指来说,绝大多数切除的是偏内侧的多指,这里的内侧是指远离食指的那一侧。

问题4:手术是不是切掉多指缝起来就完了?

回答:任何多指都不是简单的切除,更需要重建。因为保留下来的拇指也不是正常的,存在许多畸形,需要手术进行矫正,比如1型2型多指,保留的拇指就可能存在偏斜、关节面畸形、肌腱韧带发育异常等问题,需要手术时一并矫正。

问题5:手术需要截骨吗?

回答:主要取决于多指偏斜的程度和手术时孩子年龄。对于拇指偏斜的矫正,我更倾向于关节面成形这种微创的矫形,而不采用截骨的方式。但是如果偏斜角度过大就很难单纯通过矫正关节面矫正偏斜,或者如果年龄过大导致关节软骨太薄,无法进行关节面成形的操作,这些情况不得不采用截骨治疗。我所完成的手术中,90%以上的病例没有进行截骨矫正。

问题6:为什么要穿针?

回答:对于偏斜较明显的拇指,矫正后单纯靠软组织的重建很难维持,需要一个相对坚强的克氏针固定,待重建的软组织愈合牢固后再取出,保证手术效果不丢失。

问题7:手指穿针损伤大吗?

回答:我们采用的针是直径0.8mm的光滑克氏针,非常细,非常光滑,损伤很小。

问题8:为什么伤口经常是折线形的而不是直线的?

回答:对于手指的伤口,愈合后很容易形成瘢痕挛缩,随着孩子的手指逐渐长长,直线的瘢痕无法随着长长,就可能出现瘢痕挛缩,像一道绳索一样牵拉拇指而出现偏斜,因此,大多数的伤口采用折线形,尽量减小这方面的影响。

问题9:为什么要打石膏?

回答:孩子自控能力差,很难很好的保护好手术的手指,为了避免外伤,也是为了保证手术的矫正效果,多数需要打一个小石膏临时固定一下。

问题10.需要经常换药吗?

回答:一般来讲,我个人不建议经常换药,我做的手术术后一般建议1周再换药,而且尽量到我的门诊换药,因为多指的伤口包扎比较专业,还涉及到针和石膏的问题,因此一般不要轻易换药。当然最终还是按照手术医生的医嘱去执行。

问题11. 1型2型多指手术后的并发症有哪些?

回答:主要包括伤口的感染、皮瓣的局部坏死,这些发生几率非常低。另外还有拇指可能会残留的少量的偏斜、拇指弯曲短期内会受限制、指甲外观异常等可能,但总体而言发生率较低。

 

病例1:男孩,6月龄

image.png 

病例2:男孩,1岁5月

 image.png

病例3:女孩,7岁,

image.png

病例4:男孩,3岁1月

image.png

病例5:男孩,6个月,术后因指甲小,指体略显肥大

image.png

病例6:男孩,2岁6月,术后有少量偏斜,

image.png

病例7:男孩,6月,指甲并联,重建甲沟甲缘(箭头处)非常重要,

image.pn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