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的新冠疫情,使绝大多数人经历了典型或不典型的新冠感染及康复历程。由于儿童症状多不典型,病毒感染后导致的鼻塞,咳嗽、一过性耳痛等常常为家长忽视,直至咳嗽持续,睡眠不安,听力下降,影响了日常生活,家长才意识到是否与新冠感染有关,不知应该继续看感染科,还是看耳鼻喉科进行专科诊治。本文谈谈新冠感染后儿童鼻窦炎、中耳炎的表现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家长能有所裨益。
新冠感染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简称,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体内导致的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过程。由于个体差异,症状反应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病毒感染的自限性特征,多数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周,儿童可能表现为一过性,但在康复期出现咳嗽,鼻塞甚至听力下降等耳鼻喉科相关症状,需要进一步诊治。儿童鼻窦炎、中耳炎是常见疾病,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学龄前和初小是高发年龄。香港的统计研究表明,8岁前儿童,有60-90%的孩子经历过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尽管高发,但其中有90%患儿可以自愈,表现为一过性耳痛。由于时间较短常常被忽视,严重的可能表现为持续性耳痛,耳流脓,发展为化脓性中耳炎,需要到耳鼻喉科及时诊治;另有部分患儿表现为耳闷,或者耳鸣,听力下降。耳部表现多为渐进性,听力下降程度并不十分显著,会让家长感觉孩子变“笨”了,或“不听话了、不愿理人了”等等,并没有想到是“听不清或听不到”导致的行为异常。学龄期儿童可能不明原因学习成绩下降,小小孩因身体不适,又不会表述,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情绪不稳,乱发脾气等。如果孩子出现上述表现,需要关注是否发展为分泌性中耳炎了,需要专科治疗。那么,中耳炎和鼻窦炎有关吗,新冠感染后多久需要关注这些问题,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呢?
我们已经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儿童鼻窦炎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或诱发。表现为急性期过后或症状好转后再次出现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儿童由于表达不清,鼻塞常常表现为张口呼吸,夜间睡眠不安稳;咳嗽也常常是卧床后更为明显,有的仅表现咽部不适感,干咳。鼻涕多可能会流出来,感觉源源不断,总是擤不干净,到哪儿都要带纸巾;也有的表现为鼻屎多,每天都有。个别患儿会有头痛,而去照CT,才发现是鼻窦炎。这些症状表现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7-10天出现。儿童由于耳咽管的发育特点,上呼吸道感染后极易发生中耳炎,持续性中耳炎多与鼻病有关,包括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儿童还要注意与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性。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睡眠不好,同样会影响情绪,鼻塞是原因之一。因此,如果小朋友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上述表现,建议早点看医生,避免发展为慢性。治疗上并不复杂,确诊后多数可以药物治疗,对于迁延不愈或对孩子生活影响比较严重的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仅为少数。
最后,希望后疫情时代大家更注重健康,宝宝们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