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2020年5月6日,国际高血压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ISH)在全球同步发布了《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简称ISH2020指南)。这指南旨在使用标准化、简单化、广泛适用化。
相比既往指南,这指南带来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的方案。
如治疗的双标准:“基本标准”和“最佳标准”。
“基本标准”治疗,旨在照顾到中低收入人群,实际上为最低标准,即:可以使用任何可获得的具有尽可能多好处的降压药物,如果没有单片复方制剂或负担不起,可以采用药物自由联合;如果没有噻嗪样利尿剂,可以使用噻嗪利尿剂;如果没有二氢砒啶类钙拮抗剂或不能耐受,可使用其他药物替代(如非二氢砒啶类钙拮抗剂,地尔硫䓬或维拉帕米)。意思是:只要降压,尽可能副作用小,任何药都可以用。好像不管是白猫,或是黑猫,只要能抓老鼠就行。这样能照顾到第三世界的贫穷的国家。
“最佳标准”是基于已发布的相关指南及循证证据进行提练,适用于高收入人群。最佳选择应该是单片复方制剂(single-pill combination,SPC),其中第一步是小剂量SPC或联合治疗,以A[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ARB)]+C[钙拮抗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为主导。如治疗后血压依旧不达标,则启动第二步策略,即全剂量的SPC或A+C联合治疗。如治疗后血压依旧不达标,则启动第三步治疗,即在第二步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尿剂。如经过这一系列的治疗依旧不能达标,则进入第四步,按照难治性高血压进行治疗,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12.5~50 mg)。
我想,我国应该按照这“最佳标准”执行吧。你说呢?
举例SPC,缬沙坦和氨氯地平的复合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片)、依那普利氨氯地平片。加利尿剂,如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等。
现在建议使用复合制剂的降压药。
这一治疗策略的制定简化了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强调了同质化管理和同质化方案,从而实现了高血压药物治疗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达标率。
为了服务好目前全球的庞大的高血压人数,接近14亿例,也旨在减轻血压升高带来的全球负担,这是继1999年和2003年ISH与WHO联合发布高血压指南以来,ISH首次单独发布指南。
当然,ISH2020指南的亮点还有对高血压的分级进行了简化。既往高血压被分为3级,但在此次更新中,指南仅保留了1级、2级高血压,将原来的2、3级合并为2级高血压。这一变化强化了血压低一些更好的理念,也使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更加简化。此外,还对心血管危险分层进行了简化,使用低危、中危、高危描述危险分层,并将高危与很高危合并,取消了很高危,使得高血压的评估更加简单扼要。
总体上看,ISH2020指南实践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简化和优化的指南,给全球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气象。
参考文献
[1]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高龄老年人血压水平适宜范围指南[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1,55(3):335-338
[2]王胜煌.《ISH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解析与宁波实践分享[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0.35(13):17
[3]张绪伟,薛军丽,黄基立主编.临床内科疾病诊疗[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160-167
你可能还喜欢看看以下内容:
1.要与慢性病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