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简称“TST)是结核菌感染的检查手段之一,对诊断结核病和测定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禁忌症
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前,要询问患者是否有禁忌症。
1. 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肺炎等)、急性眼结膜炎、急性中耳炎。
2. 对多种药物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3. 患有全身性皮肤病的患者。
4. 临床医生判定暂不适合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其他情况。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方法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方法为皮内注射法(Mantoux 法)。这是国际通用的标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方法。该方法反应比较敏感,应严格无菌操作,注射部位要正确;注射剂量要准确;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剂需冷藏,打开30分钟未用完应废弃。
(二)结果检查与记录
1. 观察时间 :根据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反应过程,一般于注射后8~12小时局部开始红肿,48~72小时反应达高峰,试验局部出现硬结。因此,以注射后72小时观察结果最佳。
2. 硬结的测量:测量前首先找到注射针眼,然后用食指从红晕周边向中心轻轻触摸,找到硬结边缘,确定横径和纵径测量点,并用透明的毫米尺测量。如果硬结边缘不清楚,需要轻触确定边缘后,用笔做标记,再进行测量。
3. 记录:首先记录硬结的横径,再记录硬结的纵径,以毫米数表示。局部有水疱、坏死、溃疡、双圈、淋巴管炎等记录在硬结毫米数后面。如:硬结横径为16mm,纵径为18mm,有水疱,则记录为"16x18,水疱"。
4. PPD硬结反应:以硬结平均直径表示。硬结平均直径=(横径+纵径)/ 2。如上例:PPD反应大小为:(16+18)/ 2=17mm。
5. PPD试验判定结果和反应强度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结果分析
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根据试验的目的和对象不同,其临床意义不同。
(一)阳性反应的意义
1. 单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表明机体已经受结核菌感染。如果经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或无结核病变,没有身体其他部位结核的临床证据,可以考虑为结核菌感染者。
2.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胸部X 线检查发现异常或高度怀疑结核病变,结核病细菌学检查阴性,可作为肺结核的辅助诊断的依据。
3. 3岁以下的幼儿,未接种卡介苗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或强阳性反应,有家庭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并伴有发热、消瘦等不适症状、体征时,常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4. 新生儿和婴幼儿在接种卡介苗后4~8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反应阳性,说明卡介苗接种成功,机体人工免疫已经建立。但卡介苗接种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反应强度明显弱于结核菌自然感染。
(二)阴性反应的意义
1. 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反应,常表明人体未受过自然感染,或至少说明过敏性轻微。
2. 卡介苗接种不成功。
3. 感染时间短,免疫及变态反应尚未形成。